近日,沈鼓集团自主成套中国首个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在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心完成联调运转试验,标志着沈鼓具备了集成式压缩机的自主成套和供货能力。试验过程中,机组全转速范围内振动、温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水平,各系统运行平稳可靠,这是沈鼓在高端压缩机领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在集成式压缩机技术上的垄断。
据了解,该项目是沈鼓在压缩机技术上的创造性探索,也是企业中长期战略布局的重点项目之一。集成式压缩机颠覆传统压缩机的结构形式、运行模式,集成工艺气冷却高速电机、大功率高带宽电磁轴承、超临界转子、全屏蔽一体化承压结构等多项尖端技术,很多技术在国际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每一项突破都意味着突破现有理论体系与工程实践的双重壁垒。
十年前,沈鼓以发展的眼光立足长远与未来,本着探索出一条颠覆传统压缩机技术,引领行业走上一个新高度的目标和使命,在没有订单、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组建团队,开启了漫长的探索和攻关之路。
十年来,挑战不断。项目团队面临电磁轴承、高速电机在高负荷运行时的过热问题,压缩机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以及小型化过程中压缩机部件之间的空间布局和相互干扰问题等。2020~2022年三年防疫期间,供应链中断、现场调试受阻,团队只能云端协作,不少关键试验被迫推迟,没有试验数据,设计方案就无法得到验证,项目几近中断。
由于项目研发难度大,项目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试错-改进-再试错”的循环反复上演,一次次挫败,使得整个团队面临多重挑战。项目推进过程中,有对能否实现技术突破的质疑,也有对未来市场前景的质疑,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值得?
但是,这些考验丝毫没有影响沈鼓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力度,丝毫没有阻断项目团队探索前进的步伐。他们日夜奋战在试验现场,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技术的逐步突破,将图纸上的构想转化为现实中的精密设备,最终迎来了集成式压缩机试验成功的辉煌时刻。
沈鼓成功研制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不仅标志着行业技术的一次大跃迁:将“压缩机”转换为“压缩系统”,更集高速、无油、整体化、智能化于一身,与传统压缩机相比优势显著,充分体现出节能、环保以及成本效益,无论是横贯千里的天然气干线、深潜海底的蓝色动脉,还是国家能源安全“地下银行”的储气库,它都能从容应对,甚至应用在传统机组无法服役的特殊环境。
7月25~26日,以“协同之力,破材料困局,创产业新局”为主题2025生命与光学“卡脖子”新材料应用创新大会在衢州举行,会议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专家,深度剖析生命科学与光学材料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通过...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