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企业产品对接说明会,60余家企业携数百种特色产品亮相,企业相关人员相互参观交流,了解产品,表达合作意愿。笔者以为,园区这种主动为域内企业间相互了解、开展合作“牵线搭桥”的做法,为提高产业链黏性创造了条件,值得在园区推广借鉴。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往往围绕一个或几个链主企业开展项目招商,上下游企业也是奔着链主企业的资源和市场而来,从而形成产业链条。虽然这些企业同在园区的一个“屋檐”下,但他们的目光主要聚焦在链主企业,相互之间却缺乏足够了解,成为不相往来的“陌生邻居”。园区要帮助企业建立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平台,促进他们开展互动合作,打造“对门”便是供应商、“一键”就能上门服务的良好生态。
一是促进供需适配,缩短营销“半径”。园区企业都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为最精准的客户群。然而,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因为市场营销的方法、手段、策略,以及相应的营销组织、销售渠道及人员等力量不足,导致市场知名度不高,有需求的园区内企业舍近求远向外寻找供应链,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园区要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组织企业论坛、产品推介会等供需交流活动,让园区企业第一时间了解彼此的经营情况、发展趋势、特色产品等,让企业“足不出园”就能找到供应商、服务商,搭建精准对接的供求平台,撮合“邻里”交易。
二是促进互动互助,资讯“一键”送达。园区是企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在做好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力量,利用信息化手段设立园区互助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园区可以组织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及时发布行业趋势、市场数据、新闻资讯等,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方便企业浏览和查找。企业也可以发布自身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信息,如物流受阻等向“邻里”求助,请有相关资源渠道的企业出手相助,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企业间形成抱团发展的良好关系。
三是促进技术共享,“借壳生蛋”协同发展。企业要实现高质量长远发展,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要加强协同创新,特别是充分利用身边的技术、人才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企业所需就是园区所向,园区要定期组织企业召开交流研讨会、技术分享会、科研论坛等,交流前沿技术,探讨行业难题,分享管理经验,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园区还要促进企业实验室、测试设备、研发中心、孵化器等硬件资源共享,在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和研讨创新技术中实现共同发展。此外,园区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包括行业专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这些人才也是企业最大的合作创新人力资源,也是近在咫尺的智囊团和专家库,有需求的企业可以邀请“家门口”的技术专家提供上门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这种“借壳生蛋”的人才利用方式,能促进园区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交流,降低创新成本投入。
远亲不如近邻。园区企业同为行业的参与者,同在一片区域内,为他们搭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平台,能最大限度地释放集聚效应和空间优势,为企业节省经营和沟通成本,使散落在产业链上的企业群体真正“链起来”,形成共同进步的产业联盟,进而推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衢州智造新城白沙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网格员宿杰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列着三项待办事项:跟进企业外贸业务情况,核查两家企业的消防通道隐患,协调解决企业排污许可证到期办理问题。
5月8日,由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投资广东·湛江(上海)石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会议旨在锚定建设世界级临港重化基地目标,围绕重点龙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绿...
4月下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图克工业园区草木吐绿,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鄂能化公司)塔罐林立的化工装置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厂区开足马力生产着尿素、甲醇等产品。而在一墙之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