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8日4时左右,上海石化的乙二醇装置发生火情。资料显示,上海石化乙烯装置年产能70万吨,往下配套有60万吨的环氧乙烷-乙二醇联产装置。此次事故,其环氧乙烷装置直接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整个大乙烯装置也会停车。
目前,中国乙二醇年产能约2100万吨。从供给端生产方式来看,乙烯法是乙二醇主要的来源,年产能大约1400万吨。乙烯法的生产路线为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主要的差异在于乙烯的生产工艺不同。其中,以石脑油裂解路线制乙二醇产能约1100万吨,MTO路线制乙二醇的产能约90万吨,另值得一提的是卫星化学2021年在连云港投产的182万吨乙二醇装置采用的是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线。此外,中国煤制乙二醇是经由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得,近些年由于成本和品质的原因,增长势头放缓,产能合计约700万吨。从供给结构来看,中国乙二醇的价格主要由石脑油裂解成本来进行支撑,或者说乙二醇的价格波动与油价的关联度相对较高。
2021年,中国乙二醇产能对应的产量是1180万吨,开工率为56%。较低的开工率无疑和装置的盈利性息息相关。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这个区间为例,乙二醇的华东到岸价为676美元/吨,乙烯的到岸价平均为1085美元/吨,若外采乙烯生产乙二醇,完全生产成本约800美元/吨,这意味着依靠外采乙烯单体来生产乙二醇亏损为124美元/吨,单吨亏损接近1000元人民币。那么,对于一体化的企业而言,即依靠石脑油、甲醇、乙烷来生产乙烯,并往下配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的企业情况又是如何呢?
对于乙烯法制乙二醇的工艺,最终比拼的成本是乙烯的完全生产成本。乙烯的生产成本越低,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也越低,企业的成本竞争力也就越强,盈利性也就越好。依然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这个区间为例,石脑油裂解、甲醇制烯烃(MTO)、乙烷裂解生产乙烯的完成成本分别是1208美元/吨、1093美元/吨、650美元/吨,这也就是说以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单吨亏损约123美元,MTO基本处于盈亏平衡,乙烷裂解装置单吨乙烯反而盈利435美元/吨,一体化乙二醇的单吨完全生产成本分别为876美元/吨、809美元/吨、552美元/吨。从乙烯法来看,除了乙烷裂解—环氧乙烷—乙二醇路线单吨盈利超过100美元外,其他路线均有不同程度亏损,其中石脑油路线亏损最为严重。
那么对于近700万吨的煤制乙二醇情况如何呢?煤制乙二醇是煤-草酸二甲酯DMO—加氢—乙二醇的工艺路线,装置多分布于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是高油价低煤价时代的产物,如今随着煤炭价格走高生产成本高企,工艺仍在不断的优化和探索过程中,由于乙二醇还需通过集装罐等物流方式长途跋涉到化纤消费中心萧绍地区,物流成本也不可小觑。综合以上原因,过去一年半,中国的煤制乙二醇行业开工率不到四成,在这个开工水平下,乙二醇的完全成本高达980美元/吨,单吨亏损近300美元。过去几年急剧扩张的煤制乙二醇产业,如今已然快速降温。
从乙二醇的需求结构看,消费主要集中于聚酯行业(涤纶长丝、聚酯切片、涤纶短纤、聚酯瓶片),占乙二醇总需求的95%以上,其他主要是不饱和树脂和防冻液。2021年,中国乙二醇的消费量约2200万吨,仍需进口1000万吨乙二醇,主要来自中东、东南亚和日韩等地区。随着中国乙二醇产能的扩张,特别是具有较强成本竞争力的乙烷裂解—乙二醇工艺路线,在不断填补进口缺口的同时,也使得其他路线的开工水平出现一定的下滑。
此次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对乙二醇的产能虽然影响不大,但正值2022年的安全生产月,乙二醇全行业或将面临较为严格的自查整改和停产整顿,而新增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项目审批也或有滞后,同时伴随聚酯行业的逐渐走强,乙二醇的价格或出现较大上涨。
作者赵军博士系《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社编委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
7月2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了《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
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
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帮助指导下,各级青联和学联组织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紧跟党走、拼搏进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