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扩产效果难料

中国能源转型加速 美国能源政策生变

今年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部分产油国组成的产油国联盟OPEC+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削减石油供应,保证国际油价处于令OPEC+满意的水平。然而,近期,OPEC+的一些成员国开始超出配额生产石油,削弱了其他成员国减产石油的效果。随后,OPEC+也决定自2025年1月开始扩产石油。但是,市场人士指出,中国和美国的情况将直接左右OPEC+的扩产效果。

对于中国,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实际消费数据显示,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远未达到OPEC的预期,原因在于中国快速的能源转型。对于美国,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新一任美国总统,这又给OPEC+带来了最大的不确定性。该组织现在必须应对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承诺推出的一些政策,包括更容易批准化石燃料项目、进口关税以及对伊朗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中国石油需求疲软已经减弱了OPEC+联盟实施的减产保价政策的效果,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强劲增长和液化天然气燃料卡车的激增,使石油需求弱于预期。国际能源署(IEA)在10月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的激增让OPEC措手不及。今年10月,OPEC在连续第三个月的月度报告中下调了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依据是今年迄今为止的实际消费数据。市场人士认为,OPEC对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估计过于乐观,完全没有注意到中国能源转型的成果。

除了中国需求疲软外,OPEC+现在还必须与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一起应对石油供需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预计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将加强对伊朗的制裁,而伊朗是OPEC成员国之一,是国际原油市场的重要平衡器。今年早些时候,伊朗的石油出口达到了6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需求保持不变,伊朗供应减少可能会利好油价。

但特朗普提出的其他政策,比如对所有美国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等,可能会严重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石油需求总体下降。如果OPEC+想在明年向市场增加22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可能无法承受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疲软的后果。伍德麦肯兹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拖累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这将导致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最高减少50万桶/日。伍德麦肯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分析师西蒙·弗劳尔斯上周表示,即使地缘政治局势没有进一步升级,如以色列和伊朗的敌对行动升级,仅靠加征关税就有可能使油价从目前的水平下降5至7美元/桶。

分析人士还表示,尽管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得到了一位支持该行业的总统,但美国的油气产量不太可能实现比目前的增长速度更高的速度。据伍德麦肯兹公司和睿咨得能源公司的说法,这是因为主导页岩油供应的美国大型上市石油公司将继续倾向于提高股东回报和严格执行资本纪律,而不是增加勘探和生产的投资。此外,伍德麦肯兹公司的弗劳尔斯表示,关税可能会使美国石油生产商和服务公司面临成本通胀。荷兰国际集团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伦·帕特森表示:“尽管新一届美国政府将对油气行业更加有利,但最终产量增长的潜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对于OPEC+,这些市场人士认为,由于特朗普的当选对全球石油供需状况带来进一步的不确定性,OPEC+可能不得不比预期更频繁地调整其生产政策。

相关推荐

600亿美元油气超级并购,落定!

  7月18日,美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雪佛龙宣布,在赢得圭亚那资产的仲裁案后,该公司已完成对赫斯公司收购,该交易总价值为600亿美元。  2023年10月下旬,美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雪佛龙公司宣布,将以....

2025-07-21     中化新网

欧洲化工资产并购出现分化

  过去几年,战略审查已成为欧洲石化行业的常态。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英力士抨击欧洲化学工业行动计划

  “做得太少、太晚了。”欧洲化工巨头英力士发文批评欧盟出台的《欧洲化学工业行动计划》未能解决工业界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对此深感失望。  近年来,欧盟化工行业面临高能源成本、全球竞争力不足和需求疲软等....

2025-07-19     中化新网

AI为全球石油业双重赋能

  在全行业面临挑战之际,能源公司正积极借助人工智能(AI)加快勘探进度、提升效率、优化维护流程,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

2025-07-16     中国化工报

IMO新规将深刻影响船燃市场

  近日,全球最大船舶工程企业之一的芬兰瓦锡兰集团首席执行官哈坎・阿格内瓦尔表示,受国际海事组织(IMO)即将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新规影响,未来10年内石油基船用燃油成本将翻倍,这将深刻改变目前船舶燃料...

2025-07-16     中国化工报

巴西化学工业协会呼吁——以技术性对话解决与美关税争端

  7月10日,代表巴西化工生产商的行业组织巴西化学工业协会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巴西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表示担忧,呼吁通过技术性对话解决争端。

2025-07-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