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商所与能化行业同频共振促发展

  累计成交7.12亿手,日均持仓360.23万手——这是2024年大商所能化期货和期权板块交出的成绩单。过去一年中,大商所持续跟踪现货市场发展变化,优化合约规则,强化交割管理,深化产业培育,推动能化期货市场安全高效运行,为更好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品种茁壮成长 广受认可

  2024年,聚氯乙烯期货以2.56亿手的年度成交量和112.43万手的日均持仓量,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品种。聚氯乙烯期货的亮眼表现,一方面与行业下行周期下产业风险管理需求激增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大商所“一品一策”促进品种功能发挥所做的努力。

  去年,大商所持续跟踪聚氯乙烯期现货市场情况,分批次有序增加交割库和协议库容,并将交割区域正式扩展至天津、山东地区,为保障交割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大商所还结合货物质量提升、周转节奏放缓等现货市场新变化,完成了包装规格与仓单注册时间要求修改方案。这些工作有力保障了聚氯乙烯期货运行平稳有序,为企业更好参与期货交易交割创造了便利条件。2024年,聚氯乙烯期货全年累计完成交割26.16万手,同比增幅超200%,产业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

  2024年对聚丙烯和苯乙烯期货来说也是意义不凡——它们分别迎来了上市10周年和5周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二者的市场规模和功能发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产业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也日益成熟。

  近些年,随着新增产能的大幅扩张,聚丙烯、苯乙烯的供需格局由紧转松,随之而来的是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和行业利润的明显下滑,相关企业的避险需求随之激增,而聚丙烯和苯乙烯期货则为其提供了“避风良港”。2024年,聚丙烯期货日均持仓51.64万手,较上市首年的10.64万手增长约385%;苯乙烯期货日均持仓43.20万手,较上市首年的6.52万手增长约563%。

  市场规模的增长为承接产业套保等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金能化学、巨正源、东华能源等一大批聚丙烯生产型企业积极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显著降低了现货端遭受的亏损。这期间,聚丙烯、苯乙烯期货还为产业带来了定价模式的优化升级,大幅提升了现货交易效率和市场透明度。例如,在苯乙烯现货市场中,“期货+基差”的定价模式得到了快速普及推广,交易规模已经占全市场的90%—95%。基差贸易已经完美替代了原先的一口价贸易,成为更受市场欢迎的新型交易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产能和供给逐渐充足宽裕的趋势下,聚丙烯、苯乙烯期货还为化工企业出海销售给予了有力支持。去年,金能化学首次将聚丙烯销售业务延伸至国际市场,并且参照聚丙烯期货合约价格进行报价,价格公允性和合理性得到了国外客户的高度认可。还有企业表示,在开展苯乙烯出口业务时,有巴拉圭客户主动提出要用苯乙烯期货价格签订合同。

  优化交割管理 做好品种维护

  2024年,大商所能化板块落地了多项优化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安全运行的基础,提高了产业服务水平。其中,集团交割业务的全面推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经过此前在聚氯乙烯品种的尝试,2024年6月,大商所公开征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液化石油气期货集团交割库,从而正式将集团交割业务拓展至全部能化期货品种。

  多位产业界人士表示,能化品种实现集团交割业务全覆盖,使得交易所可以根据产业需要,依托大型集团企业批量设库,有利于快速增加相关品种的期货交割可用库容,提高交割库管理水平和交割风险防范能力;同时也能够推动能化品种交割库分布从零星的点状发展成体系化、层次化的网状,既便利了大型石化企业加入交割体系、参与期货市场,也有效扩大了期货交割业务服务化工产业的辐射范围,为更多化工企业参与期货交割、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推广集团化交割的同时,2024年大商所继续积极扩大交割资源,夯实市场平稳运行基础,全年共新增能化品种交割库26家。对于实施品牌交割制度的三个塑料期货品种,大商所根据产业诉求和现货市场认可度,及时扩充交割品牌及生产企业,共增加交割品牌6个、生产企业11家。据悉,自实施品牌交割制度以来,塑料品种的期货价格代表性和产业客户参与意愿均有了明显增强,上述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交割参与者的选择面,提升了对产业需求的适配度,对于维持塑料品种较高的功能发挥水平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交割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降低交割库资金成本,2024年大商所积极响应市场诉求,对交割库风险抵押金收取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业务优化方案并落地实施,对于满足免收风险抵押金条件的指定厂库、集团库和无需提供担保单位的指定仓库,全面清退其已缴纳的风险抵押金,共涉及能化品种交割库65家,合计清退金额超过3000万元,切实帮助相关企业减负增效。

  此外,2024年大商所始终注重强监管、防风险,多措并举保障了能化品种交割安全顺畅进行。一方面,组织150余家交割库、质检机构、品牌企业召开能化品种交割仓库大会,强调维护交割安全、提升风控能力的重要性,并完成117家交割库年审、87家品牌企业年度经营情况审核和76家交割库现场检查,进一步巩固交割安全基础。另一方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业务操作审核事项和操作流程,筑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底线。

  扎实推进产业服务 期转现业务成果显现

  2024年,大商所持续深化产业培育和服务工作,深入15家化工龙头企业开展期货衍生品业务“一对一”培训,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送上了“菜单式”定制化教学服务;充分发挥能化板块产融基地“传帮带”作用,全年累计开展近40场培训活动和20个“N×(2+1)”牵手工程项目,在行业内积极推广期现结合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理念,“手把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利用期货套保能力;继续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为产业企业尝试参与期货市场提供“试验田”。

  与此同时,大商所积极通过期转现平台为产业企业开展期转现交易提供业务申请、交易达成、资金结算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丰富了化工企业期现结合模式、提升了期现联动服务效能。2024年,能化品种共完成期转现交易5万手,涉及现货26.5万吨,贸易额17.5亿元。

  据悉,经过优化的“期转现”已经从一种交割方式升级为一种交易方式,既支持期货端双方协议开仓、平仓,也可以实现一方开仓、一方平仓,大大拓展了应用场景,进一步打通了期货标准化服务与企业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微堵点,在促进期现货市场货物融通、价格融合、参与者融汇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主动关注和参与期转现交易,期转现交易功能发挥水平和产业参与度稳步提升,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发展的生态圈进一步扩容。

  去年7月,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下称东北中石油国际)参与了大商所期转现交易,通过期转现平台同步完成期货交易、标准仓单划转与货款支付。东北中石油国际副总经理迟少飞表示,过去买卖双方各自进行套保操作,需要交易员在短时间内大量下单,再根据成交均价计算现货价格。成交价格计算常常会有误差,双方需要就价格误差进行沟通,影响了整体交易进度和结果。而通过期转现,企业可以精准确定现货和期货成交价格,节省了沟通成本,提高了期现联动交易的效率。

  “2024年前9个月,我们已利用期转现平台完成了2.7万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的标准仓单采购,并进行套期保值。”他表示,下一步,公司会将更多期现业务转移到大商所期转现平台。

  谈及2025年工作,大商所相关部门业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从服务国家战略和能化产业稳链强链出发,深入践行“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切实提高能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一是积极推动纯苯期货上市,加大储备品种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业链产品工具箱。二是先试先行、精准施策,通过扩大交割区域、优化升贴水设置、扩大集团化交割适用范围、降低厂库仓单成本等多种手段促进品种功能发挥,切实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三是在深入做好品种价量指标的趋势性监测和前瞻性研判的同时,提高科技监管水平,严密防范交割风险,全力维护品种平稳运行,推动能化产业期现货市场实现同频发展、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荆门石化、南阳能化完成特种蜡定制化试生产

  近日,随着第一批特种蜡进入客户工厂,荆门石化携手南阳能化贯通研发、生产、应用全流程,完成特种蜡定制化试生产。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

柏坡正元打好春耕保供“主动仗”

  正值春耕时节,化肥等农资陆续进入需求旺季。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

东光化工构建全链条化肥保供网络

  当前正值农业春耕备耕,化肥保供稳民生的关键时刻。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

鄂尔多斯联化加足马力保春耕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内蒙古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早谋划、早部署,紧扣春耕生产需求,加足马力安全高效生产,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

中泰化学营业收入超300亿元

  3月14日,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

华谊集团拟购三爱富60%股权

  为进一步推进在氟化工产业的战略布局,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协同效应,3月18日,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上海华谊持有的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60%的股权。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