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能消白”成果获评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化新网讯 云南省人民政府近日重磅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其中昆明理工大学牵头,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河北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科研团队联合完成的“黄磷尾气热能高效利用及其烟气治理关键技术应用”成果在众多评选项目中实力出圈,一举斩获了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产业困局:黄磷尾气处理成发展掣肘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梅毅在《生态产业科学与磷氟工程》2024年第11期发文解读GB 21345—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指出,修订后的标准大幅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其核心必须杜绝黄磷“点天灯”现象,但黄磷生产企业存在先进与落后生产能力并存、旧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能耗参差不齐等问题,多数企业黄磷尾气未得到实质性利用,造成能量浪费。据了解,2021年4月,黄磷企业被列为第一批“高能耗、高排放”节能减排项目。

QQ20250707-091412.png

黄磷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尾气处理问题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隐患,给生态和产业带来挑战。长期以来,尾气多直接排放,含大量酸性物质。技术上,尾气杂质多、成分复杂、腐蚀性强、黏性强,易腐蚀设备、堵塞管道,超级净排放难题阻碍了行业绿色转型。

技术突破:磁能实现高效净化消白革新

项目成果研发人之一,保蓝环保公司技术总监高合明介绍,磁能净化消白技术的诞生,为解决黄磷尾气处理难题带来了新方向。该技术基于磁能发生器能够产生稳定且可控的磁场能量这一核心原理,使得烟气污染物中的磁性或非磁性物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磁化。这种磁化作用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能够实现烟气中污染物的高效分离。

高合明表示,昆明理工大学与保蓝环保公司研发的烟气进入磁能消白装备时,磁能迅速作用于混合污染物质,使其磁化。这一过程中,水雾的扩散系数、表面扩张力、粘度等物理性质得到显著增大增强。混合污染物随着烟气在磁场中不断涌动、碰撞、抱团、凝结,最终形成“磁团聚”。这些“磁团聚”依附在磁能管内壁,逐渐形成一层层液膜。液膜中包含了各种混合污染物质,通过排水口被有序排出,从而使烟气得到深度净化。

在黄磷的生产过程中,磷矿石、焦炭、硅石等原料在破碎、混合、熔融以及输送等环节,会因物理和化学作用与设备中的合金成分发生接触和反应。这使得一些合金类磁性物质进入生产流程,并最终存在于烟气中。磁能消白技术能够高效处理这些磁性物质,进而提高烟气净化效果。

创新优势:磁能净化消白技术引领行业新方向

高合明总结磁能净化消白技术核心优势:与传统烟气处理方法相比,磁能消白工艺技术具有显著的创新优势。一方面是它无需添加化学试剂,从根本上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这一优势使得磁能消白技术更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另一方面是该技术具有高效、环保且可持续的特点。它能够针对烟气中的综合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将净化效率提高到在线监测数据近零排放并兼顾消除异味及视觉污染的目标,为解决黄磷尾气处理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此外,磁能净化消白技术装备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该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准控制性,能够根据烟气量的大小,转换设备运行功率,实现降本增效。

实践成效:技术落地解决产业实际难题

据了解,项目磁能净化消白技术参与的主要人员是昆明理工大学梅毅、聂云祥;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杨全宏、高合明、师圆生等人。

高合明介绍说,保蓝环保公司深耕工业尾气治理技术11年,拥有丰富磷化工行业尾气处理实践经验,昆明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在磷化工行业领域研究40余年,科企深度合作围绕基础磷化工的流程再造、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实践。从实验室理论模型到企业实际生产中进行验证和推广。通过团队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可落地的黄磷尾气热能高效利用及其烟气治理关键技术应用。

该技术以黄磷尾气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将黄磷尾气代替煤作为锅炉燃料,采用新一代的黄磷尾气燃烧利用锅炉。这一创新应用成功解决了黄磷尾气燃烧锅炉严重堵塞及腐蚀的技术问题,减少了尾气直接放空燃烧排放对周边空气环境的酸污染。同时,降低了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黄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告别“卡脖子”!光学材料技术背后的硬核科技

​7月25~26日,以“协同之力,破材料困局,创产业新局”为主题2025生命与光学“卡脖子”新材料应用创新大会在衢州举行,会议汇聚了行业顶尖的专家,深度剖析生命科学与光学材料的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通过...

2025-07-30     中化新网

IUPAC-NHU国际绿色化学进步奖颁奖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2025-07-28     中化新网

衢化院、氟基新材、中宁硅业共建“氟基新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2025-07-28     中化新网

探求蛋氨酸产业自主突围之路——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孙伟华:装置区永不停转的“陀螺”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华东理工破解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