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大家谈 ⑩ | 立足山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

  2月19日,首届中国能源·化工产学研30人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与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一是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工作。印发《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遴选青岛科技大学等8家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推动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

  二是积极构建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承接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科技成果评价国家改革试点。印发《山东省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工作指引(试行)》,为创新主体提供标准规范,为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借鉴。

  三是引导规范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建设。制定《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山东省中药制剂中试示范基地等15家基地入选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备案名单。

  四是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修订《山东省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开展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良好的机构给予经费补助。

  五是持续开展县域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开展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创建与绩效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为优的给予资金支持,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六是加快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出台《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办法》,完善基地工作机制。对省级以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年度绩效评价,对获得优秀、良好等次的基地给予资金补助。

  2022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预计48.3%;科技创新投入再创新高,中央引导地方资金翻番,增幅全国首位,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再增10%,达145.2亿元;基础创新平台加快重塑,“1313”实验室体系逐步完善,首批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9家、277家;产业创新平台成效明显,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总量全国第二,新布局建设31家技术创新中心,共计136家;园区创新平台持续发力,已建有省级以上高新区20家、国家级高新区13家,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1个,总量居全国首位;前沿攻关能力显著增强,聚焦“十强”产业,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项目,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型企业培育量质双升,国家级孵化载体348家,居全国第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54万家,同比增长22.3%,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过6000家,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技术市场稳中向好,登记科技成果2670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048项,占比76.70%;登记技术合同55680项,成交额3256.04亿元,同比增长26.95%。

  作为山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青岛科技大学以学科为引领,面向卡脖子难题实施高质量有组织科研,形成了推动成果转化的特色做法。

  一是打通科技创新政策链。出台《青岛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青岛科技大学教师岗位聘用与考核暂行办法》等十余项配套文件,健全技术转移转化和科研评价制度体系;构建“一体双翼六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2022年7月,依靠冯维春绿色化工团队技术,与山东亘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5个高性能锂电用系列化学品项目,技术转让经费7.7亿元,是山东省单笔最高金额的校企合作项目。

  二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构建多维度、深层次、宽领域、细机理的科技转移服务生态体,形成“技术转移中心+熟化中心+中试基地+孵化园区+创新创业共同体+科技特派员/技术经纪人”的全流程管理、全链条覆盖、全要素支撑、专业化推进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三是强化产学研融合。树立学科引领、团队支撑的大创新大服务理念,高质量实施有组织科研活动;采用“政校企金多元参与机制,学校占股不控股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橡胶谷、国家科技园、青岛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以特色学科为支撑的一流成果转化孵化载体。学校科研团队先后获得15项国家科技大奖,通过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而上市的公司达8家,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高校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四是破“四唯”、立“四维”。做足零维,针对产业卡脖子难题,做细做实应用基础研究;做长一维,将科学链做粗、做长,鼓励科研团队沿着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做强二维,突破一批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做优多维,依靠产学研协同创新,科学链与产业链双螺旋融合发展。

  202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原5家直属事业单位整合成为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以快速整合、平稳衔接、统筹规划、顺利起势为重点,积极推动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2023年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一个目标”,明确“三大战略方向”,实施“五大重点任务”,努力发展成为集“咨政建言、创新培育、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型研究机构,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人才智库和技术支撑,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科技战略力量。


相关推荐

产学研大家谈⒁ | 产学研用 打造完备氢能发展现代产业链

  2月19日,首届中国能源•化工产学研30人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本次论坛以“融创共享——中国式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新时代之路”为主题。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参加会议,并作《产学研用打....

2023-03-21     中化新网

十有两禁!山东84个化工园区将开展安全整治提升

近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发布,山东将推动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山东将组织全省84个化工园区,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制....

2023-03-21     中化新网

山西省委书记蓝佛安在太原调研时强调: 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3月16日至17日,山西省委书记蓝佛安深入太原市,就太原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进行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期间强调,要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3-03-21     山西能源和化工

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第十九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在津开幕

2023年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第十九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在津开幕

2023-03-20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揭晓!哪些化工企业获奖?

  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获奖名单19日公布,授予19家企业、19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授予26家企业、22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授予17家企业、20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  涉及石油和化工行业共....

2023-03-20     中化新网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3月18~19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行业领域的会员单位、分支机构、合作单位和相关单位的6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听取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

2023-03-20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