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石化:小改小革激发创新活力

  “动脑筋、想办法的过程很磨人,但设备改造不仅解决了运行中的‘小毛病’,还能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这就是‘小改小革’的价值体现。”近日,延长石油延安石油化工厂轻烃中心技术员加勇深有感触地说。

  2024年以来,延安石油化工厂秉持“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念,将职工智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小改小革”这一载体,该厂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从细微之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打通设备运行“堵点”

  在轻烃中心混合脱氢装置现场,解析气压缩机运行不稳定、检修频次高等问题成为影响装置平稳运行的“堵点”。

  要想打通堵点,就得刨根问底。为了找出原因,该厂技术员加勇翻阅了大量的标准与规范,认真总结检修经验,并积极与设备厂家探讨交流。他们最终发现,压缩机的轴瓦强度设计不足是导致故障频发的根本原因。

  加勇与厂家反复沟通确认,共同提出了改良方案,将压缩机的曲轴轴径由152毫米改为150毫米,将轴瓦的厚度由4毫米增加至5毫米。

  这个毫米间的“小改小革”项目在2023年大修期间实施后,压缩机连续稳定运行8个月以上,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让卸油实现可视化

  在油气储运车间的卸车油台,一个个卸油鹤管排列整齐,职工正穿梭于罐车之间,忙碌着安检、卸油、化验、铅封等工作。

  以往,为了全过程监督卸油作业,职工要频繁上下罐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能不能让职工直观地看到卸油状态,还不用上下罐车?”该厂技术员张可一直琢磨着这个问题。对此,他找到相关领导提出想法,还赴兄弟单位借鉴经验,最终提出了对油台卸车管线进行可视化改造的建议。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仅用两天,在该厂生产计划部、机动设备部的全力配合下,10条鹤位管线的改造顺利完成。他们在鹤位管线与管线的法兰处加装了长约15厘米的玻璃管视镜。

  “改造后的鹤位管线,不仅实现了油品全封闭密闭卸车,还让操作人员可直接观察卸油状态,降低了工作人员上下罐车的劳动强度,有效避免了的安全风险。”张可介绍说。

  小建议结出“金豆子”

  “连续重整装置凝结水系统新增管线,使凝结水罐与大气相通,不仅确保了凝结水泵正常运行,还可以避免凝结水直排浪费。”一提起落地见效的小改小革项目,联合一车间技术员寇安就打开了话匣子。

  据他介绍,凝结水系统原来没有外接大气的溢流口,在装置运行中,随着凝结水罐的水位没过溢流线,凝结水系统就形成了密闭系统,罐内产生负压,导致凝结水泵频繁抽空损坏泵,严重影响装置平稳运行。

  为解决该问题,寇安于2024年8月10日提出了“在原凝结水溢流线上新增一条DN50管线”的建议,成功解决了凝结水系统的问题。改造后,凝结水泵运行稳定,全年可减少直排凝结水1620吨,节约生产成本约3.56万元。

  奖励机制带来全员创新

  如何凝聚员工“智慧”,让金点子变成“金豆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该厂面临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该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着眼于培育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职工,激励他们广泛参与小改小革。该厂坚持推进小改小革常态化,专门建立了奖励机制,设立专用“奖金池”,不仅激发了职工的创新活力,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成长平台和机会。2022至2024年,该厂共收集108个小改小革措施,其中有33个项目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并获得奖项。

  “小改小革”就是企业发展的“毛细血管”,一个创新点子、1毫米的微改造、一条管线的增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建议、小改造,却能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益,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活水源头。


相关推荐

IUPAC-NHU国际绿色化学进步奖颁奖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2025-07-28     中化新网

探求蛋氨酸产业自主突围之路——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孙伟华:装置区永不停转的“陀螺”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华东理工破解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钙钛矿基薄膜叠层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低碳工艺和智能化设计研讨会举行

  7月18日至20日,南京工业大学举办低碳工艺和智能化设计国际研讨会。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