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新区:“三位一体”做实“高新”文章

  3月16日,虽然大连最低气温仍在零度徘徊,但大连高新区的英歌石科学城施工现场却是哨音阵阵、机器隆隆,一派沸腾的建设场景。参建人员争分夺秒,让创新发展“主战场”早日从蓝图变成现实。

  作为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连高新区始终坚守科技创新这一立区之本,通过实施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扛起“高新”担当,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基地。

  制度创新再加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高新区考察时指出,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

  大连高新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敢闯敢试,奋勇争先,在制度创新上下足功夫,在政策和机制方面力争走在全国前列。今年,高新区推出了“科技创新综合体”新机制,旨在塑造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成果转化生态,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产出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科技企业增长率。

  “这项工作将率先从国有企业启动,培育‘1+N’‘旗舰+随行’的市场化科技创新组织形式,最终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综合体。”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吴健说。

  “科技创新综合体”是一个融合式的体系,打破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同服务主体的界限,从发掘、投资、孵化,到交易、市场化,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3月17日上午,由高新区管委会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共建的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的成立是高新区“科技创新综合体”建设的有益尝试。创新创业基地今年计划引进8家以上科创企业和团队,从项目到企业、从校内到校外,对科创项目开展全过程、综合式的服务。

  平台建设再提速

  辽宁滨海实验室于2022年9月动工,3个月实现主体封顶;今年2月1日,第二批9个地块的实验室开始进场施工; 3月份,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完成主体施工……英歌石科学城这个创新发展“主战场”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

  2022年,英歌石科学城迎来了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等一批肩负石油化工、洁净能源等重点产业短板关键技术攻关重任的高能级科研平台前来落户。“促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便成为镌刻在科学城基因里的使命。

  为确保科学城早日完成建设任务,高新区以“两年见雏形,五年全面运营”和辽宁滨海实验室、黄海实验室“率先建成、率先运行、率先出成果”为奋斗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水平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有1000多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这些施工人员正月十五之前全部到岗,不少工人是坐飞机回来的。科学城的建设一天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敢懈怠。”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玉帝说,自开工建设以来,“科学城速度”创造出多个纪录,可研报告批复、进场施工作业等前期工作用时不到4个月。在疫情、冬季施工和复杂条件的重重考验下,科学城项目建设始终保持高速前进。

  截至目前,英歌石科学城已有4栋实验楼封顶,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80%。第二批9个地块实验室建设已进场施工,第三批地块及市政基础工程即将开始施工。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的实验室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科学城配套服务设施将于明年一季度完成建设。

  引育英才再升级

  “科研+科学家+城”深度融合,是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的基点,也是高新区打造领军人物“强磁场”的有效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孙东年,是2019年从吉林来大连工作的。当时他看到高新区政务平台《紧缺人才评审公告》后,以试试看的想法,提交了申报材料。高新区人才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解答申报流程,热心跟进申报流程,第一时间通知工作进展。最终他成功取得认定资格,享受到相应补贴,在高新区扎下了根。

  为了把众多的“孙东年”引进来,高新区使出浑身解数:在春秋两季组织240余场“企业招聘团进校园”活动,参会企业5000余家,引进毕业生3.3万余人;聚焦重大引进项目和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人才需求,实施高端人才引育计划;面向东北、西北等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人才。

  相对于把人才引进来,更重要的是让人才留下来。高新区千方百计为留住人才做好全方位服务。他们主动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指导辖区单位报送课程选题,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发挥职业培训补贴的引导激励作用,将新增的急需紧缺新职种纳入市级政府补贴培训目录;联系园区周边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整合人才智力资源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公共项目培训等。

  一项项“花式”引才育才模式吸引到大量领军人才来高新区发展。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大专以上产业人才17.4万人,人才队伍规模快速壮大,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已成为东北地区人才竞相涌入之地,高新区迸发出了创新发展的勃勃生机。

相关推荐

新疆再认定3家化工园区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拟通过认定化工园区(化工产业集中区)(第六批)名单公示,拟认定克拉玛依高新区化工园区等3家园区为化工园区。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让技术升级为绿色低碳转型赋能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将引导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陈吉宁调研上海化工区企业

  4月22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来到上海化学工业区,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调研华谊集团,实地了解化工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及安全生产相关工作。

2024-04-30     中国化工报

向海图强 连云港沿海开放40年蝶变

1984年,连云港被列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来,全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扎实构建,城市面貌实现沧桑巨变、人民生活提质升级,连云港正...

2024-04-30     中化新网

河南濮阳与浙江舟山开展产业对接

  4月9日,河南濮阳与浙江舟山在濮阳举行了产业对接座谈会。双方围绕石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4-04-23     中国化工报

泰兴经济开发区:从茫茫荒滩到千亿级精细化学品基地

  “始建于1991年的泰兴经济开发区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之一。园区以精细化工产业为支柱,抓龙头、谋创新、建生态,历经30多年不懈努力,已从茫茫荒滩成长为千亿级世界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正在向...

2024-04-2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