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000米,鏖战最高峰

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青海项目组守护市场纪实

在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青海茫茫高原上,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二录井青海项目录井人,他们常年与荒凉为伴。38名一线员工,7支录井队战天斗地,承担着峁平3、牛东1、鸿探1H-1井等7口井地质综合录井任务。截至6月3日,青海市场开钻6口,完井2口,完成录井进尺3.2774万米,同比增幅91.10%。

攻坚市场,打出漂亮仗,锤炼意志磨成刚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这是奋战在青海高原石油勘探人流传的顺口溜;一代代石油录井人多少征衣带水,弦歌不辍,铿锵前行。

2020年3月初,青海项目L10668队接到青海油田重点探井狮70井录井任务。本井地处英雄岭,地面海拔3600米。寒冷、高原缺氧,井底工程复杂多变,多重困难给录井队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

3月5日,由王海海、陈宇、徐刚、蒋生晟等组成的先遣队,押运搬迁车辆携带制氧机、刺五加、等医药品抵达花土沟基地。3月7日井队就要开钻,时间紧迫,小队在花土沟进行了短暂休整后,押车颠簸近2小时浮土路,顺利抵达狮70井现场。

嘴唇脱皮、鼻腔带血丝,呼吸困难,这是他们到井后的普遍反应。队员们有人要打退堂鼓,是退还是进?最终,他们达成一致意见:既然上了英雄岭,就不能辱没“英雄”名称,一定要拿下这口井。

仪器安装正进行中,身体微胖的仪器队长王海海半卧在冰凉的仪器房地上安装仪器,5名队员配合紧密,顺利完成仪器安装通过甲方开钻验收。施工中,蒋生晟及时发现异常,预警6次井漏失返,发出37次异常预报。近六百个日日夜夜夜,16名员工加速奔跑,异常预报率100%,油气水显示发现率100%,为狮70井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施工的冷探1像颗“独子星座”闪耀青海市场。冷探1井深5700余米,施工工艺复杂,且溢流、异常高压层等随时刺激你紧张的神经。L10543录井队全员严防死守270余天,及时预报井控险情96次,保障顺利完井。

12月9日8时,甲方最新指令要求当天将岩心送到300多公里外的敦煌基地。时间迫在眉睫,一班人忙碌10个小时,将岩芯样品打包启程。“铁人”司机陈金军穿越百公里无人区,趟过40公里戈壁滩,翻越3600多米的党金山,零点40分,安全护送岩心到敦煌。渤海钻探第二录井人用烫金的诚信兑现了甲方的承诺。

守护市场,男儿当自强,合纵连横结同盟

黄褐色、白色是青海工地永远不变的基色。屈指盘算,青海项目副经理杨秀强到这已是六个年头。

攻城难,守城更不易。青海项目人秉承“开拓一片市场,干出一项精品工程,赢得一方信任”的理念,用自己的铮铮誓言,为甲方提供最优录井服务。

“把竞争对手都发展成朋友,杨经理你这太厉害了吧,外交不一般啊!”在青海市场提供录井服务的其它三家录井公司项目经理一同开会时这样调侃杨秀强。

“兄弟,我这叫合作联盟。咱们在青海的队伍都不多吧,支撑也远,如果相互排斥,那大家将来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只有相互帮衬才有出路”其他家负责人被他的真诚感染了。

青海市场地处偏远,运输不便,平日缺少分公司的后勤保障。急需物资设备、仪器维修、安全用品,等往往很难满足一线员工的需要。怎么办?杨秀强跟其他兄弟录井公司结成同盟,解决了项目组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采访时,杨秀强津津乐道:“2021年,有口重点井临时要上元素录井项目,但仪器缺个核心配件,马上要录井了,咋办?抱着试试看的目的,不行找辽河录井借一台?结果他们答应的很爽快。最后,那口井光元素录井结算就挣了20万,这是合作共赢产生的价值。”

上一趟井就四五百公里,给现场跑井带来了极大不便。杨秀强推行“井长”负责制,把权力下放给生产管理人员。对于平台上多口井,他把井上人员安排、技术指导、资料整理、安全井控等交给他们全权处理,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稳固市场,温情四溢,满园春色绽芳华

牟超,风险探井冷探1井录井队长,腰椎间盘突出、慢性高血压多种疾病缠身。尽管这样,他24小时急速安装,UPS故障,他三下五除二恢复正常。冷探1凭借优质施工获得青海油田优质工程项目称号,并独占渤海钻探先进井控基层录井队荣誉称号。

小木匠蒋生晟,入职前有门木匠的好手艺。狮70井,他预警6次井漏失返,发出37次异常预报;获得2020年分公司技能大赛操作岗银牌(第四名)的好成绩,实现项目组奖牌零的突破。个人身份也得到了转换。

“青海这帮兄弟们,太可爱了。”杨秀强说。2019年,杨秀强到青海负责不到1年时间,被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所触动,忍不住要给他们写点什么。

随后,他相继对一线队长、操作工多名同志进行群体画像,写下了西北录井系列人物之一至十三,将他们故事的娓娓道来。闲不住的“杨团团”、“铁人”司机-陈金军、难不倒的牟队长、小木匠蒋生晟等同志,一一在他笔下跃然纸上,显得那样有立体感,可亲可敬。

青海四季只有土黄色、白色两种色调。但杨秀强来后,他的温情管理,家文化的传播,触动到每名员工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员工从心底看到了色彩斑斓的另一个世界。

在哪里大部分都是5000米左右的超深井,四五个月不能倒休是家常便饭。他主动邀请职工家属到基地和家人团聚。在基地,项目组专门为职工家属安顿房间,拿出最好的羊肉招待家属孩子,让职工在这里安心踏实。

在大漠动人故事的背后,青海项目员工用理想之光撑起信念之炬,用青铜雕塑般的凝重和花岗岩般的坚韧,克服常人难以承受的重压和考验,一同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曲照贵 通讯员孙汉雄)

 


关键字:海拔3000米,鏖战最高峰
相关推荐

黑龙江吉地油服:筑牢党建“压舱石” 把稳发展“方向盘”

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建强党组织为目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严、紧、深、细、实”上做文章,创新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切实把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创效益”作用落到实处,推动公司提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上好“三课堂” 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结合二季度染料生产实际,人资部按照全年培训计划,为员工培训上好“三课堂”,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培养员工“坚持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长期学习”的好习惯,精准打造员工

河北化院举办校园双选会, “一站式”服务助力精准就业

  5月15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5年校园双选会暨河北省化工医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专场招聘会,覆盖化工、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重点领域,吸引11所联盟高校共计7000余名毕业生到场参...

2025-05-16     中化新网

广西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广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建立基本管控制度,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2025-05-16     广西石化新闻

辽宁汇聚各方智慧 助力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为深刻吸取近年典型事故教训,深入推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辽宁省应急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当前辽宁省部分涉及高危工艺精细化工企业自动化程度不高、全流程自动化改造不规范、标准...

2025-05-16     辽宁石化新闻

北沥公司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华锦集团北沥公司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建设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通过打通生产、设备、安全等独立系统数据,隐患识别效率和决策响应速度得到明显...

2025-05-16     辽宁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