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培养更多青年创新人才,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为此,化工企业要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首先,要完善机制,铺设青年人才创新“快车道”。人才培育,制度先行。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系统性、长效化的制度保障。从选拔到激励,从培养到评价,一套科学完备的机制如同“孵化器”,为人才破土而出提供土壤。抚顺石化设立“青年科技英才”专项基金,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实施“双导师”制度,由资深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匠担任导师,更加精准、高效地帮助青年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项目;建立考核与评估机制,实时了解青年人才的发展状况,及时纠偏正向,为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要搭建平台,打造英才成长“练兵场”。创新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开放共享的实践舞台。平台建设既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界融合,也要连接产学研实现成果转化,让创意火花在碰撞中燎原。抚顺石化通过建立集技术研发、项目攻关、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创新工坊”实践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组织技术交流会、技能培训班和科研项目申报辅导等系列活动,让青年在交流中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此举不仅促进了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再次,实战淬炼,搭建人才建功“大舞台”。重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是检验创新能力的试金石。化工企业要让青年人才走向一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真功夫”。抚顺石化青年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王建就是实战历练的受益者。他带领团队多次在大型检修任务中勇挑重担,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探索实施流程优化,打破了进口设备的检修技术垄断,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技术指导费用,还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各级创新成果评选中摘金夺银,成为青年科技人才中的佼佼者。
作者:抚顺石化公司内训师 李冬铃
下一话题: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6月11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今年6月23日至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6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和化工行业应该如何做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应用工作?如何推进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如何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如何淘汰高耗能机电设备?本版《大家谈》栏目下一话题“如何当好‘碳路先锋’”诚邀您畅所欲言。
今年以来,结合总部专家建议及扬子研究院模拟数据指导,扬子石化橡胶厂以智慧为方、创新为药,深挖顺丁装置运行潜力,使顺丁装置能耗显著下降。 能耗高一直是制约顺丁装置经济运行的难题。面对挑战,扬子石...
“这个自控流量装置设计得很好,自动控温让大家省时省力,但是还应当加设一个警报功能……”7月15日,大国工匠、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班长刘丽与“刘丽工作室”成员和青年技能骨干们...
7月14日,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南美市场获悉,随着PLC-6井录井任务顺利启动,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玻利维亚项目全部7台设备动用率达到100%,实现项目高效运行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