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家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文,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申报的《页岩气气藏保存条件评价方法》和《页岩气井间压窜评价技术规范》两项能源行业标准通过立项审查,这是该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承担的第15和16个页岩气行业标准。
能源行业标准《页岩气气藏保存条件评价方法》制定周期1年,主要针对国内页岩气藏保存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制定适用于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的保存评价方法。国内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海相、陆相以及海陆过渡相等多种类型页岩气藏,分布层系多、范围广,不同区块、不同类型页岩气藏保存条件差异大,涉及到的保存评价参数多、评价方法多样,通过标准制定将对页岩气藏保存条件评价关键参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计算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可为国内页岩气选区评价、井位部署提供指导和依据。
能源行业标准《页岩气井间压窜评价技术规范》制定周期1年,针对国内页岩气田压裂干扰现象日益频繁、邻井生产受负面干扰影响气田平稳运行等现状,对页岩气井压裂干扰的评价内容、判别指标、受效井间压窜处置建议等进行规范。标准制定后可以指导页岩气立体开发井网井距优化,为压裂工艺和施工规模优化调整提供依据,确保气田生产平稳运行。
近日,由吉林石化公司科研团队研发的“高强型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通过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标志着该公司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填补了国内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产品空白。
今年以来,“反内卷”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焦点话题,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也不例外。目前该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期,迫切呼唤“反内卷”及转型。
7月11日,记者从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其投资的国内规模最大溴素生产项目——曹妃甸钢电园区电厂冷却海水绿色高效利用年提溴30000吨项目在河北唐山正式落地。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