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级MTO模拟优化技术国际先进

已应用于全球单套甲醇处理量最大装置

  中化新网讯 3月28日,由清华大学和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的“百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反应—再生系统数字化模拟优化及工业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甲醇制烯烃(MTO)反应—再生模拟和操作优化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意见显示,该技术在国内外率先突破了耦合严重、非线性强的工业甲醇制烯烃反应—再生系统数字化模拟与运行操作优化难题,开发了模拟与优化专用软件系统,显著提升了装置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据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研究员袁志宏介绍,作为大规模消纳二氧化碳的可靠路线之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与甲醇制烯烃耦合对有序推动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且以高收率、低物耗、低排放为特点的甲醇制烯烃高效优质运行急需模型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的支撑。

  为此,清华大学和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开展4年联合攻关,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工业甲醇制烯烃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的运行特征,融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等新技术,建立了工业甲醇制烯烃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的机理模型,开发了专用流程模拟软件、操作优化技术及专用软件系统,填补了国内外面向大型甲醇制烯烃装置工业运行的模拟与操作优化的空白。

  项目开发的操作优化专用软件系统成功应用于全球单套甲醇处理量最大的江苏斯尔邦石化24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反应—再生系统优化运行。2022年4月至今,甲醇平均单耗降低0.68%,平均能耗降低10.6%,催化剂平均单耗降低5.84%,年增销售收入逾1700万元。

  鉴定委员会成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永忠表示,该项目将技术理论充分运用到工业实际中,基于全球单套处理量最大的甲醇制烯烃装置进行了数字化模拟及操作优化,选取对象具有典型性。其技术理念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都十分先进。项目将现场数据和模型数据、系统模型和单元模型融合在一起,提升了操作优化的空间,达到项目设计开发的指标。

  唐立新院士表示,在软件开发方面,该项目的成果为仿真模拟和工况黑盒的透明化作出了贡献,为我国工业软件操作优化质量的大幅提升打下了基础,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石化行业。

相关推荐

15分钟精准“读”煤

毫米波雷达+AI助力化工企业实现智能化原料管理棚仓,被化工行业广泛应用于储存原料,如煤炭等,是保障能源与资源有序流转,支撑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仓储设施。对于拥有棚仓的化工企业来说,如何在巨大储物空间中...

2025-05-21     中化新网

国产乙丙橡胶技术突破记   

  “张工,测试结果出来了!你们的新产品性能非常出色,与进口产品不相上下,价格还有优势,我们决定先采购一批试用。”5月16日,吉林石化新材料一级工程师张冠英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下游客户的反馈电话。 ....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

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项目投产

  近日,中国海油化学生物天然气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打通生产流程,产出国内首吨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产品。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

新疆高等研究院启动建设

  在5月12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上,新疆高等研究院宣布启动建设。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

南开大学、中信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8日,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

三棵树、万华化学共拓高端工业涂料领域

  5月15日,三棵树与万华化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