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4月27日,从北京大学传出消息,该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员课题组采用“碳循环”的转化思路,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将聚乳酸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该方法有望解决废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高值化再利用难题。
采用包括聚乳酸在内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是解决塑料污染的一种可行性方案。然而,废弃聚乳酸在实际环境中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并且最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造成了碳资源的浪费。因此,将此类废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
据马丁介绍,研究团队在第一步反应中采用立方相碳化钼催化剂及甲醇,在无外加氢气、220℃的反应条件下,通过醇解和加氢脱氧过程实现聚乳酸废塑料高效制备丙酸甲酯,丙酸甲酯的收率达到98%。随后,他们进一步采用铯—镧/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实现丙酸甲酯和甲醛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高效转化,在380℃条件下,丙酸甲酯转化率超过80%,甲基丙烯酸甲酯选择性超过90%。
此外,研究团队使用商业聚乳酸吸管评估了聚乳酸两步法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效率。研究表明,6克聚乳酸吸管经过两步催化转化可获得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1克丙酸甲酯。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反应过程中无需外加氢气,降低了能耗。
马丁介绍说,将废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应遵循三个准则:一是尽可能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转化;二是聚酯类塑料中的含氧基团都是在单体合成过程中艰难地引入,在转化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聚酯塑料碳骨架中的含氧基团;三是要尽量少使用氢气,特别是高压氢气。最后两个准则相互关联,因为含氧基团的脱除一般都需要氢气的参与。而满足这三个准则对聚酯类塑料分子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马丁表示,下一步,研究团队将继续发展更多的废塑料转化路线,同时研究废塑料所含添加剂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等。另外,研究团队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推进有前景的转化路线及早实现商业化。
7月15日,“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公益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启动。即日起至7月20日,6~12周岁的儿童可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名参与实验活动。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北京是‘巴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陈龙教授团队联合宋震教授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中均匀的电子云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
在高端胶粘剂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作为核心流变控制剂,其性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施工性能、储存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终端应用效果。气相二氧化硅凭借纳米级粒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三维网络构建能力,成为调控胶粘剂流...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