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静谧而萧瑟。11月中旬,一个红色的身影在沙漠腹地的钻塔间匆忙穿梭,如同一名急诊医生,为石油钻井的“血液”——钻井液“造血”“护理”,他就是中国石油渤海钻探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塔里木项目组二级工程师、党员马忠勇。
在塔里木油田,大部分的油气都蕴藏在深度超6000米的地下,仅2023年,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就服务了22口8000米以深的超深井,井底的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等复杂情况成为了安全钻进的“拦路虎”。面对诸多“卡脖子”难题,马忠勇直面挑战,积极探索、久久为功,练就了一双解危难、护安全的泥浆技术服务“妙手”。
3天3夜极限研制,“特效浆”成为“定心浆”
10月8日,满探1井以9083.25米顺利完井,井底温度超过180摄氏度,压力超过150兆帕。这口井在钻进至7904米时,遇到了攀越“地下珠峰”的“希拉里台阶”——目的层位大量的二氧化碳酸性气体侵入钻井液,使钻井液粘度和切力迅速上升,变稠致流不动,严重影响正常钻进和井控安全。
“这种极端的工况和复杂的地层情况,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要拿下“地下珠峰”,这个“台阶”必须跨过去。马忠勇立即在现场开始做小型实验,他筛选了10余种材料,尝试了30余种配方,做了上百次的对比实验,记录实验过程的草纸写了近40页……经过三天三夜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研制出超深井抗二氧化碳侵袭的钻井液配方。
马忠勇立刻组织人员按照实验配比调配钻井液,随后开泵加压,钻井液从水龙头进入钻杆送达井底,经过一个周期的循环时间,新调制的钻井液成功抵抗住了井底的二氧化碳侵袭和超高温、超高压等复杂情况,满探1井恢复正常钻进,顺利钻穿水平段直至完井。
满探1井的成功,得到了甲方高度赞扬,马忠勇研制的钻井液配方被誉为超深井抗二氧化碳侵袭的“特效”泥浆。随后这个配方在果勒5井、信源1井、信源2井等多口超8000米深的超深井成功推广应用。“马忠勇研制的这个钻井液配方,为我们在超深井泥浆技术服务方面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攻克超深井技术难题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塔里木项目组经理刘鑫说。
20天四千里奔袭,“排头兵”更是“顶梁柱”
塔里木盆地地域辽阔,钻井井位间距离动辄两三百公里,为了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实施重点项目“片长制”,马忠勇被任命为塔里木台盆区块的“片长”,为夏探1井、库探1井等多口重点井提供技术支撑。
7月24日清晨,英西3井由于地层油气显示活跃,套压增高,出现溢流。马忠勇来不及吃早餐,立刻乘车赶往英西3井,路上便开始打电话了解井上情况,联系调度、库房,调拨加重材料,组织泥浆工程师配置加重泥浆。
“井口压力很高,现场的配浆速度赶不上压井所需泥浆。”他到达现场后,一边协同钻井队组织压井作业,一边从邻井紧急调拨泥浆,指导现场以最快的速度配制出足量的符合要求的加重泥浆。经过20多小时的奋战,高压溢流险情被成功解除,声音沙哑、嘴唇干裂的马忠勇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还未等马忠勇稍作休整,克深101井、信源1井等井相继出现了溢流紧急情况,他顾不得身体的疲惫,立即又赶往各个井位组织处理复杂,定方案、做实验、配泥浆……在马忠勇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他20天内在各井位间往返近4000里,成功处理了5口井的事故复杂。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小马哥”,夏探1井泥浆工程师乔慕春称赞道。13年的一线历练,马忠勇把保障优质服务的责任扛在肩上,迎难而上、善作善成,不仅是勇挑重担的“排头兵”,更成为了保障深地进军的“顶梁柱”。
(通讯员潘红婷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2024年7月5日,富乐集团全球副总裁兼首席采购官RobHubbard,首席战略采购经理TimRoska及高级战略采购经理唐江辉一行到访万华化学磁山总部,进行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
近期,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落实细则。山东、河南、安徽等多地纷纷跟进,相继出台配套政策。近期,知豆汽车推出超值焕新优惠,消费者购买知豆彩虹,不...
3月13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六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即将开启的海量需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着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工...
4月16日,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数字化运维中心召开的生产总结会上,各业务分管领导正在对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数字化运维中心以“打造智慧萨南,争当一流数字赋能标
3月21日8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副班长王弈博像往常一样,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他穿梭于井、间、站中,仔细检查各处设备设施。面对工作,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8时50分,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