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方案》部署了产品碳足迹核算、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急用攻坚,绿色低碳产业、数绿协同领域标准创新引领,节能节水、绿色制造领域标准提升更新等三大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提出加强标准化技术能力建设、政策标准衔接、标准贯标达标等保障措施。
针对石化化工领域的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方案》部署了一批重点任务。
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优先聚焦化肥、氢、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等重点产品,以及其他减排贡献突出、市场需求迫切、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积极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等标准研制。
聚焦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制定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建设指南标准。重点制修订磷石膏深度净化等源头减量技术标准。制修订固废源头减量效果评估标准。制修订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围绕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纺织品等量大面广的再生资源,制定废料检测、来料加工和成品质量等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
推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氢冶金、清洁低碳氢合成氨、甲醇、航空煤油等标准规范研制,完善水电解制氢、氢燃料电池和氢动力轨道交通等氢能装备相关标准。
适时制修订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能耗限额标准,以及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工业锅炉、信息设备等重点产品能效等级标准。加快制修订石化化工等行业余能利用技术规范等标准。制修订系统和设备的节能运行、经济运行、系统优化等运行维护类标准,以及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能源能效检测、能量平衡测算、节能监测等计量和检测类标准。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制修订工业节能监察、节能诊断服务技术规范等标准,以及能源绩效评价、节能技术评价、系统评价、产品设备评价等能效评价类标准。
围绕石化化工、纺织等传统重点用水行业,完善取(用)水定额、节水型企业/园区等标准,持续推进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应用、工艺流程优化、节水材料以及智慧水务、节水诊断、合同节水、水系统水平衡监控及测试,以及企业、园区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等标准制定。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实施方案》宣贯解读,凝聚各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力量,持续推动重点标准清单滚动更新,扎实推进清单内标准研究与应用实施,用高质量标准擦亮新型工业化底色。
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重点研究方向(2025-2027年)
7月10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中国法院网承办的行业媒体系统性变革研讨会在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召开。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陆君出席会议,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张超文主持会议。...
生态环境部网站7月9日公示了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一阶段煤制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期为2025年7月9日-2025年7月22日。 哈密地区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
7月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同广西北海市政府进行交流座谈,双方就北海石油化工产业总体发展形势、“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北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莉,中国石化联党委书记、会长李云...
江苏油田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过硬作风助力奋进新油田建设。 多维度深学细悟。学习教育活动聚焦“学到位”,坚持以上率下,依托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百万吨级绿色氢氨工程,此举标志着绿色氢氨产业迈入规模化、商业化新阶段。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