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巡护的“千里眼”

  “以前,巡护淄莱线38千米的山间管道,巡线队员需要跋涉4.5个小时。现在有了无人机,巡护只需37分钟就能完成,且影像传输稳定清晰,能对现场进行实时观察。无人机真是管线巡护的‘千里眼’。”近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山东管道公司淄博输气管理处博山巡线队队长张超在淄莱线操控无人机时说。

  淄莱线沿线多高山、沟壑和河流,全线穿跨越点多,地势落差大,石方地段长,传统的车辆和人工徒步巡护难度大、效率低、人身安全风险高,发生异常后应急响应耗时长。为解决这一痛点,该公司探索开发卫星定位功能、安装超视距智能监控、推广应用光纤振动监测系统,全面打造从预警到处置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确保最大限度延长管道受控时长。

  今年以来,山东管道公司持续构建“云端、空中、地面、地下”立体巡护体系,制订数字化巡检整合方案,通过光纤振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等实现巡护技防与人防数字化融合,累计巡线253.06万千米,经报警发现第三方施工风险403处,发现并制止危害管道行为324次,确保了长输管道安全运行。

  11月6日,济宁输气管理处泗水段、临沂输气管理处诸城段超100千米的山区管线实现无人机巡护,泗水巡护班班长闫栓来高兴地说:“以前最怕刮风下雨爬山巡线,危险又遭罪,现在有无人机巡护真好!”


相关推荐

打通实验室智能管理“最后一公里” ——广东石化智能实验室上线纪实

​6月10日8时,广东石化质检部班长邓淞源从座位上起身,迎向来交接班的工作人员。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第七届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智慧能源安全论坛召开:行业共话能化安全建设新路径

近日,以“韧性可信,协同有效”为主题的第七届智慧能源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能源、石化及网络安全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能源化工数字化转型中的网络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探索智慧能源安全的韧性防御、可信数据流通...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智能化为安全生产加装“防护墙”

“加装智能绞车面板以后,一旦生产出现异常面板就会主动报警,这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近日,在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丰页1-1-411HF井施工现场,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射孔项目部射孔6队队长...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道达尔联手Mistral开发数字工具

日前,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表示,将与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米斯特拉尔(Mistral)合作开发数字工具,旨在改善其能源业务和工业资产的绩效、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腾讯发布开源工业级3D生成模型

6月14日,腾讯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行的2025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2025)上宣布,其研发的混元3D大模型2.1版本正式对外全链路开源。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软件开发智能体标准发布

记者从中国信息通信院获悉,由中国信息通信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兴云数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华为等20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编制的《面向软件工程智能体的技术和...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