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四个坚持”(即坚持延链补链、市企融合、要素跟进、对标一流)为牵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全力以赴打造产业链条健全、协作配套紧密、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以新型工业化支撑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金昌经开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05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25亿元,增长16%;工业总产值794.07亿元,增长20.4%;工业增加值180.89亿元,增长17.8%。
坚持延链补链 抓好招商选资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招什么,聚焦培育提升“2+4”产业链,金昌经开区启动编制金昌经开区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及招商引资规划,健全完善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锂电及智能制造、数据信息、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7个产业链招商图谱。该区还组建金昌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联盟,发挥以商招商优势,创新产业链招商方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重点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池谋划储备项目50个。
截至目前,金昌经开区引进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六氟磷酸锂、铝壳、钢壳、盖帽等多个项目,努力实现“短链”延伸、“断链”联通。
坚持市企融合 培育龙头骨干
金昌经开区深化市企融合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金川集团龙头引领作用,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今年以来该区高能环境低镍高硫阳极泥、年产3万吨石墨负极等新能源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全年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将达到50多亿元。
同时,金昌经开区整合要素资源、强化集聚扶持,加快培育金拓锂电、甘肃佰利联、金昌数字等“链主”企业,预计全年新增“四上”企业3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四上”企业总数达到13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5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8家,形成龙头带产业、产业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持要素跟进 完善基础配套
金昌经开区坚持“项目落到哪里,基础配套就跟进到哪里”,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以来启动实施标准化厂房二三期、金昌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园区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项,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营。
为了提高基础配套的前瞻性,立足长远发展,金昌经开区还启动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中水回用净化园、再生水厂、化工集中区要素输送综合管廊和液体危化品储运项目。
金昌经开区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启用应急管理平台,进一步升级污水源头管控在线监测系统,切实推动基础配套提档升级,着力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
坚持对标一流 优化营商环境
金昌经开区坚持以优质服务塑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清廉窗口示范点建设。该区推行企业信用承诺制改革,编制实施“1+10”方案,完成12宗项目用地带标出让,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有效工作日内。该区从省级政务系统认领编制284项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面开展流程优化再造。
此外,金昌经开区还制定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30条,助力企业发展。该区向企业兑现招商引资奖补资金5957万元,累计协调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305笔,共计77.8亿元。
11月22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实训基地揭牌启用及建设学习型企业动员大会暨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南港工业区举行。
近日,岳阳振兴中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来到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园区事园区办”专区,将“悉心指导,贴心服务”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
11月15日,随着最后一立方混凝土浇筑完毕,惠州港荃湾港区公用液化烃库项目一标段两座混凝土低温储罐承台浇筑工作全部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由基础施工迈进主体施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