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马集团:迈向世界一流新“材能”企业   

  8月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炎热中掺杂着凉爽。近日,黄河流域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组走进因煤而兴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衣服箱包、汽车轮胎、太阳能电池片……这些与煤不相关但又是由煤“变身”而来的产品一一映入调研组的眼帘。

  “近年来,我们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把新材料、新能源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一条从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向一流‘材能’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平煤神马集团副总经理王安乐告诉调研组。

QQ截图20230825101158.jpg

调研组走进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瞄准定位 不断延伸新材料产业链

  走进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生产线现场,一排排先进的帘子布织机正在忙碌地运行着。

  “经过多年的延链补链强链,新材料方面,我们打造出以煤盐为源头的尼龙新材料、碳材料、硅材料等多条特色产业链,形成煤焦、尼龙化工等核心产业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平煤神马集团规划发展部部长程伟指着整条生产线对调研组说。

  据他介绍,煤焦产业方面,平煤神马集团在加大煤矿绿色化、智能化、技术“三大改造”的同时,不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通过与高端院校合作开发煤炭高效气化、转换化工原料、推进热电联产等新路径,实现煤炭从燃料、原料向材料的转变。

  尼龙新材料方面,平煤神马集团抓住“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积极构建涵盖尼龙原材料、中间体到尼龙深加工制品的全产业链,形成了尼龙6与尼龙66并行发展的“大尼龙”格局,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汽车、航空航天、船用绳缆、军工及民用高端领域,并持续向“深海、深空、深蓝、深地”探索延伸。

  硅碳材料方面,平煤神马集团充分发挥主焦煤品质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的突出优势,通过延链发展,建设了高纯硅烷、区熔级多晶硅、负极材料、石墨烯材料、碳化硅等重大项目,推动硅材料、碳材料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最终建成千亿级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园区。

  “煤焦副产品煤焦油、焦炉煤气等污染物曾是平煤神马集团的‘包袱’之一。近年来,我们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强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将污染物‘变废为宝’,打造优势更加突出的新材料价值链。”程伟表示。

  确立方向 不断攻克新能源技术

  在平煤神马集团产品展示厅,调研组看到以前由于技术原因难以实现国产化的石墨双极板、单晶硅电池及众多终端产业链产品,如今都整齐地摆放在这里。

  王安乐告诉调研组,目前平煤神马集团拥有技术领先的PERC高效单晶硅电池生产线;建设了国内最大、技术水平一流的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基地;硅烷气产品纯度可达8N级,芯片硅料纯度品质达到国外行业标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石墨双极板、石墨烯导热膜产品质量达行业领先水平。这些技术获得突破后得以应用,进而转化成新能源系列产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据平煤神马集团技术部负责人介绍,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是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去年,该集团打通其全部工艺技术流程之后,快速实现产业化,并积极布局3吉瓦光伏电站、风电、绿氢等“新能源+储能”产业。

  目前,平煤神马集团太阳能电池片年产能达到10吉瓦规模,300兆瓦/年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成功投运,与行业龙头合作建设绿电绿氢、源网荷储等新能源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的空间和潜力。

  实现升级 不断转化新“材能”项目

  来到平煤神马集团3吉瓦光伏电站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调研组,该集团首个“绿能工厂+光伏墙”项目——聚碳材料公司绿能工厂17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已具备并网条件。目前,平煤神马集团已启动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到“十四五”末装机规模达到3吉瓦;碳化硅半导体芯片材料成功下线,填补了河南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领域空白;谋划建设青海、南阳、许昌、平顶山负极材料项目,快速将其年产能拓展至10万吨;建成投产1.5吉瓦时锂电池项目,产品成功进入欧洲市场……

  王安乐介绍说,2022年以来,平煤神马集团围绕光伏、锂电、储能、硅碳材料产业链,投资170多亿元,科学谋划了17个重大项目,为“材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眼下,平煤神马集团新材料、新能源板块升腾着大干快上的热浪。前不久,易成新能与有关机构签署合作,拟出资1亿元参股设立河南许昌市平煤硅碳产业投资基金,着重支持集团新材料及‘专精特新’工业项目。”平煤神马易成新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平煤神马集团环保部总监李丰功说,高质量发展不是指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发展,而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该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环保治理、加大减排力度、产业优化升级,强调新“材能”概念,不断探索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底色更绿的发展之路。

  2022年,平煤神马集团上榜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50强,获评“碳中和”绿色品牌影响力共建单位,成为河南省唯一上榜企业。

  “未来,我们将以新材料、新能源为坐标,以‘资本+实业’为双翼,以绿色低碳为特色,大力发展以煤盐为源头的尼龙和硅碳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建成绿色创新领先的一流‘材能’企业。”王安乐说。

相关推荐

山东3家化工园区扩区公示

12月5日,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示了济南刁镇化工产业园、鱼台张黄化工产业园、临朐化工产业园扩区情况。济南刁镇化工产业园扩区后总面积为7.5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调整为:东至瑞泉路,西至国道G308,....

2023-12-08     中化新网

江苏省公布第二批化工园区认定复核通过名单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苏省第二批化工园区认定复核通过名单,金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昆山精细材料产业园、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等5家园...

2023-12-08     中化新网

湖北化工产业转型发展亮点突出

  12月5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海军在2023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介绍说,湖北已建成石油化工、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化工产业...

2023-12-08     中国化工报

河南首次举办全省危化企业技术比武

  11月30日,河南省危化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濮阳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3-12-08     中国化工报

京津冀共话氢能产业融合发展

  11月3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2023年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氢能产业主题推介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2023-12-08     中国化工报

民营经济向好趋势持续稳固

  12月6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同志就民营经济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开发布,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推动民营经济向好发展因素持续累积...

2023-12-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