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经开区:打造高新产业新高地

  行驶在连云港经济开发区的大道上,超长的碳纤维风电叶片举目可见,精心设计的花式汉字“新”在企业的名称招牌里、道路指示上,彰显出其格外强烈的存在感。在这里,“新”成为一种从内到外散发而出的气质,使整个开发区都充满着以科技创新、技术突破为己任的蓬勃生机。

  “最近网上很火的‘国内最长风电叶片’就是出自我们开发区。”连云港市重大办张晓东自豪地向2023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组介绍道,“这是由园区内的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长度达123米超长叶片,是目前我国投入安装阶段最长的风电叶片,已经在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安装完成了。”近日,跟随着他的脚步深入开发区企业,调研组收获了一段惊叹无数的石化产业创新之旅。

  深耕谋划40年 锚定高新技术产业

  1984年12月,一座崭新的园区在连云港市的地理中心开始建设。“现在整个开发区已有126平方千米的规划,36平方千米的青口盐场也完成了规划编制,并预留为重大产业承载基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玉祥说。

  据介绍,开发区自规划起就锚定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业态、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目前,开发区已建成‘三个最大’: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抗肝类药物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风电装备生产基地。”王玉祥介绍道,“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7.7%。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9%。”目前,连云港经开区已经成为连云港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核心区域,也是连云港市优质资源集中的区域和精华所在。

  王玉祥表示:“开发区内集聚新材料企业近百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目前连云港经开区已成为国内品种齐全、产业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高地。”

  培育行业龙头 新材料产业遍地开花

  随着“新材料”逐渐成为化工界的热词,连云港经开区也在不断尝试引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并先人一步,让一批“小而精”落户园内,再不断补链强链,构建特色鲜明、价值超群的产业集群。调研组发现,掌握核心技术是这些企业得以突破重围的共同“法门”。

  “我们这一条生产线,全长70米、高8米,设备占据了主要空间。可以看到,在车间内部,蓝色衣服的是总工,粉色衣服的是质检人员,白色衣服的是中层管理人员,这样就可以在‘全副武装’之下凭颜色分辨工种了。”行走在江苏慧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该公司副总经理顾凯介绍道,“我们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使用的机器都是全自动的,在核心生产区域,只需要4个操作工和1个管理者足矣。分装区的人反而还多一些。”一卷卷成品黑色窗膜材料陈列在蓝色的方架上,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慧智新材料成功将廉价的石化原料变为千百元计的光学级精密材料。由该公司生产的国产膜被应用于半导体、智能手机、消费类电子、节能环保等领域,进入到了千家万户。

  成立于2011年的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以生产的产品具有阻燃性能优异、隔热保暖、绿色环保等优异性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据奥神新材总经理陶明东介绍,聚酰亚胺最初是为航空航天而生,现在也广泛用于卫星制造。“航天器一般是金属做的,在太空环境中常常会遭遇阴阳面之间零上一两百摄氏度,至零下一两百摄氏度的极端温差,金属的交界面也会面临热胀冷缩的问题,而聚酰亚胺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承担温度调控的职能。”陶明东解释道,“这种材料在极端温度下都能保持稳定性,热分解温度高达600℃。我们测试发现,用它做成的衣服燃烧后几乎没有烟,现在已经逐渐推广应用于国内的消防队、特殊工种等。”据悉,虽然奥神新材占地仅16.1万平方米,但总资产已经达到了3.3亿元。目前公司已经具备生产高性能耐热型聚酰亚胺纤维、高强高模聚酰亚胺长丝等纤维系列产品能力。其中,高性能耐热型聚酰亚胺纤维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2006年成立的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开发区的代表性企业。中复神鹰战略投资部的李果告诉调研组,公司不仅开发自主工艺,还重视开发配套装备设备,T700级以上高端碳纤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调研组在中复神鹰的展厅内漫步,从羽毛球拍、滑雪板等日常用品,到用于商用飞机的方向舵、升降舵等航天材料,这里无所不有。但再看这些产品的源头,竟全是捆成卷的黑色丝绳。“到2025年,中复神鹰要建成连云港、西宁双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到2030年,我们要建成产能规模居世界前列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成为全球领先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企业。”李果说。

  紧扣主导产业 持续深耕高新领域

  王玉祥说,随着国务院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第三次创业”的新高潮正在快速掀起。开发区正加快打造转型升级先行区,创新发展试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大步跨越。

  现在,新材料产业园拥有国家级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新材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强链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经开区还将作为生物医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食品、信息产业等发展重点的园区载体,依托链主企业、骨干企业等现有优势,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深耕高新领域。

  “未来,开发区还将继续打造双向开放枢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释放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王玉祥介绍说,“对内,我们发起设立了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与徐州综保区等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同时,推动省13部门印发《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先行先试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若干措施》,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对外,我们以‘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项目为抓手,着力吸引长三角地区资源要素‘入链’。目前,连云港基地一期已投入运营,二期正加快推进;阿克套基地已于4月2日奠基动工。”

  近年来,紧扣“4+N”主导产业,连云港经开区持续推动产业能级跃升,成效显著,也为后续向高端领域的进阶打好基础,积蓄发展后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经开区已锚定新材料这一目标把稳舵、鼓足劲,在“第三次创业”的征途上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相关推荐

新春的祝福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各地化工园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慰问活动,向奋战在园区各行各业的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2025-01-21     中国化工报

追新逐绿向未来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纪实

日前,河北省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绿色化工园区名录(2024年)”,成为沧州市首家进入该名录的专业化工园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开发区一直以来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取得的成果。

2025-01-21     中国化工报

宁东推动中试基地“政银企”合作

1月6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财政金融局组织召开“政银企”联合支持助力宁东中试基地科技产业发展座谈会。宁东税务局、宁夏国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宁东中试基地,以及宁东基地各金融机构参加会议。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长兴岛生物医药专利导航项目发布

1月9日,大连长兴岛经开区举办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导航项目成果发布会,发布长兴岛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多部门协同 多维度升级 多领域融合 ——上海闵行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纪实

​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和特色案例名单,上海闵行区“全面提升工业能效推动闵行绿色低碳转型”案例成功入选。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东营港经开区:千亿级高端石化产业集群聚势前行

2024年,东营港经开区立足集群优势,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放大集群带动效应。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