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火炬之光!“零碳”甲醇“点亮”杭州亚运会

9月23日晚,在万众瞩目下,“数字火炬手”和最后一棒火炬手一起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亚运会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

QQ截图20230925142036.jpg

据悉,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的零碳甲醇燃料由吉利控股集团生产制备,这是大型体育赛事首次使用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运输便捷的甲醇燃料。


通过二氧化碳绿色循环利用合成的零碳甲醇燃料点燃亚运主火炬,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废碳再生利用,是大型体育赛事主火炬燃料绿色、安全变迁的生动写照。

甲醇作为燃料有上百年历史,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但以液体形式在国际大型赛事中作为主火炬燃料却是首次。杭州亚运会为何选用零碳甲醇?零碳甲醇又有哪些“黑科技”与“真狠活”?

据吉利控股集团协同创新中心总经理沈源介绍,2022年下半年,吉利团队和杭州亚组委多次接触,深入探讨主火炬燃料使用零碳甲醇可行性。一年内完成理论到实践:两轮专家论证、三轮模拟点火,克服了焰色反应的配比、防风防雨、一次点燃三大挑战,在各种极端条件下成功点火,最终确认执行了方案。

过去大型赛事主火炬燃料以天然气和氢气居多。天然气燃烧后排放二氧化碳,且需要铺设管道并通过管道来运输,成本高;氢气虽零排放,但存储、运输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风险高。随着科技进步,将二氧化碳与氢气通过热催化反应可以合成零碳甲醇。

吉利此次采用的零碳甲醇是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每生产1吨这种零碳甲醇可消纳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循环内零碳排,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

除了环保,甲醇燃料还具有安全、可靠性高、可视性强等特点。

甲醇燃料爆炸浓度下限高于氢气和天然气,防爆要求低于氢气燃料。甲醇是液体,储运安全。

由甲醇燃料点燃的主火炬可保证在全赛期持续燃烧,极端天气不熄灭,可抗11级风、降雨量50-100mm的暴雨。

而且火焰姿态飘逸稳定,大火状态焰高3—4米。零碳甲醇燃料直接燃烧为淡蓝色,可通过添加Na、Ca等金属离子燃烧产生焰色反应,形成亮黄色的火焰。即使离得很远,也能一眼看到。

不仅如此,甲醇能量密度高,主火炬塔大火状态燃烧1小时,仅需550公斤甲醇。

640 (1).gif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亚运会实现了从甲醇能源制备、甲醇能源输配送体系、甲醇车辆应用的全链路闭环,提供了碳中和实现的新路径。这是吉利在甲醇领域探索近20年的成果——用绿色甲醇破解能源和双碳难题。

由于生产来源广泛、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甲醇已逐步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种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燃料。

另外,甲醇是发展氢能的关键一环,是含氢量最高的一种液态燃料,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储存、运输便利,是最佳的储氢载体。将氢合成甲醇再加以利用,解决了氢气高成本存储运的难题,并且安全性好。

专家认为,以杭州亚运为契机,零碳甲醇点燃的不仅是亚运主火炬,也点燃了中国能源多样化战略的新灯塔,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能源创新实现能源多样化,降低国家能源对外依存度,以此保障能源安全,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10041万吨/年,突破1亿吨大关,甲醇产量约为8022.5万吨。

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商梅赛尼斯曾评估,全球甲醇需求量预计未来五年将以约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些增长将以可再生甲醇实现。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对可再生甲醇也持同样的看法。IRENA在其2021年展望中表示:“甲醇产量的增加预计将逐步转向可再生甲醇,预计到2050年,电制甲醇产量将达到2.5亿吨,生物甲醇产量将达1.35亿吨。”

随着世界愈发关注碳减排,绿色甲醇的需求将大幅增长。目前,全球绿色甲醇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从交通运输行业到化工行业的企业界,以及各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的注意,各方都在努力加快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80多个可再生甲醇项目在册,预计未来几年还会建设更多可持续甲醇项目。据行业估计,到2027年,预计将生产超过800万吨/年的可再生甲醇产品。



综合自新华财经、证券时报、中国化工报等


相关推荐

信发化工氧化铝焙烧智能系统投运

  近日,中铝国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氧化铝焙烧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在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投运。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制备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团队通过给发光二极管(LED)“拍片子”,找到了纯红光钙钛矿LED性能瓶颈的原因,并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北京化工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

  5月11日,北京化工大学举办2025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咨询会。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光催化分解塑料技术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废水变能源 油气田采出水提锂制氢试验完成

  近日,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开发生产基地“博孜—大北气田”完成采出水电解制氢试验,标志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攻克了油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瓶颈。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系统创新 机制破题 技术攻坚——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全链跃升   

  截至4月底,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丙烯锂电池隔膜料T98系列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供货量突破万吨大关。近年来,独山子石化始终以主业为根基,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深化、核心...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