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2月20日,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二部二级工程师程冉来到千方级碱性电解水制氢工业试验装置区,检查防化冻措施落实情况。这个试验装置由独石化与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合作建设,于2023年8月25日试验成功,纯化后氢气纯度99.999%,是独石化重塑产业链价值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
新疆地区具有丰富的光热、风力等可再生资源,具备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条件。随着光伏发电的成本逐年降低,大规模光伏电站耦合电解水制氢的生产模式将更具优势,未来有望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制氢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独石化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在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环节利用清洁低碳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对绿氢、绿色甲醇等绿色低碳项目和技术进行研究。除已建成的千方级碱性电解水制氢工业试验项目外,正在建设的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配套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利用副产氢气建设合成氨装置,整个项目近零碳排放。新建的45万吨/年合成氨和80万吨/年尿素项目将最大程度利用独石化塔里木分公司库尔勒厂区的现有设备,并以PSA产氢气和捕集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液氨和尿素,大幅降低原料天然气的消耗。
未来,独石化将以炼化业务转型为牵引,深入谋划“减油增化”“减碳增绿”项目,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团队通过给发光二极管(LED)“拍片子”,找到了纯红光钙钛矿LED性能瓶颈的原因,并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
近日,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开发生产基地“博孜—大北气田”完成采出水电解制氢试验,标志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攻克了油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瓶颈。
截至4月底,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丙烯锂电池隔膜料T98系列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供货量突破万吨大关。近年来,独山子石化始终以主业为根基,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深化、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