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上至航空航天,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腐蚀控制。
一直以来,腐蚀是人类面临的不容回避的大问题。近年来,由于腐蚀引发的爆炸、泄漏、坍塌等事故频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据统计,腐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3%~5%。不仅如此,腐蚀还会造成二次危害,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介质泄漏,对社会的危害更大、更严重。
传统以防为主、局部性解决腐蚀问题等方法,一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腐蚀问题。由此,腐蚀控制应运而生。腐蚀控制,是在确保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为实现经济长周期运行和绿色环保最佳效益目标而不断探索、研究、开发的一项重大国际性工程科学技术课题。腐蚀无法消除,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以减少或避免腐蚀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
腐蚀控制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不同于一般在明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它极具隐蔽型、渐进性。造成腐蚀的根源因素不规律、不定量、多而杂、动而变,同时又不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
国际腐蚀工程先驱、美国著名教授方坦纳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假若没有腐蚀,社会经济面貌会大大改变。例如,汽车、船只、地下管道和家庭用具都不需要涂层了。不锈钢工业将无存在的必要,而铜也许只会用于电器。大多数金属设备和消费产品将用钢或铸铁制造。然而腐蚀到处都有——家庭内外、路上、海里、工厂里以及宇宙飞船内。腐蚀虽然不可避免,但其造成的损失是可以减少的。例如用一个低廉的镁阳极就能使家用热水槽的寿命延长一倍。”
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筹建就是为了解决腐蚀制约尿素工艺的正常生产运行难题。协会成立至今历经近40个年头。为解决腐蚀给一线生产、项目建设造成的各种危害,协会一路滚石爬坡、填坑补洼,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系列成绩。
协会成立以来,认真搜集腐蚀控制相关资料,剖析亲身经历,处理大量国内外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参与编制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现有的有关腐蚀方面的标准,深入考察有关腐蚀方面的产品生产企业、施工作业企业,参与部分国家重点工程、大型企业的腐蚀控制标准制定和事故的评估、设计。据统计,协会已累计处理3000多个有关腐蚀方面的案例。
通过综合深入分析,协会发现腐蚀造成的事故往往不是因为相关的产品、材料、技术或相关的管理、技术、标准、规范和检测方法出现问题,而是腐蚀控制过程中所必需的条件、环节、节点、要素等出现失控、缺控或控制不当。这种失控、缺控或控制不当会进而导致腐蚀风险的发生,使相关要素得不到应有的全面精准预测和控制。因此,一旦腐蚀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风险、要素出问题, 都可能造成“针眼大的孔、斗大的风”“蚁穴溃堤”式的大事故。
协会专家任振铎带领团队经深入调查、论证、解析、总结、研发,对腐蚀的本质、特性和属性以及造成腐蚀的根源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应用工程学和系统集成智能化知识,提出了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学说。
任振铎团队进一步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分析、解剖,并通过对各种因素概念的归纳和逻辑推论,最后创造性地形成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优化性、全面综合程序性的理论和方法,对腐蚀控制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准化体系”,以期从根本上全面解决腐蚀问题。
近日,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盘9100米长、大口径连续油管,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下深7460米,创造了该规格油管川渝地区最深垂深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同规格油管在该地区的最深作业纪录。
五一前夕,由寰球北京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家管网集团深圳LNG应急调峰站项目接收站工程通过专家中间交接验收,标志着项目完成全部设计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具备联动试车和开车生产条件。
日前,由中国化学十六化建承建的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万吨级PHA生产线正式交付,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实现...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峡库区旅游热度攀升,当地用气需求持续走高。为确保节日期间能源供应稳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大猫坪中心站三峡库区直供气源地的持续高效运转,累计输送天然气近千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