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8日,首套国产化远程控制终端(RTU)在国家管网集团山东省分公司临济复线原油管道黄河南阀室投入运行。这标志着国内首套油气管道全国产化RTU控制系统投入生产运行,彻底解决了长输油气管道控制系统“卡脖子”问题。
可编程控制器(PLC)和RTU是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核心基础设备,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远程控制站场及阀室相关设备,对安全平稳高效输油至关重要。国内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调控多采用国外SCADA系统软件和PLC控制模式,国外控制系统在国内油气管道领域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此前,我国PLC和RTU产业链不完备,长期面临“芯片荒”和“软件后门”的威胁,无法实现自主可控,严重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为打破国外垄断,提高工控系统安全自主可控水平,2021年,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电子集团联合开展了《油气管道全国产化PLC和RTU研制与应用》央企创新联合项目,决定通过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实现国产控制系统硬件元器件国产化率100%,彻底解决油气管道核心控制技术“卡脖子”问题。
国家管网集团对标国外控制系统主流产品,开展了油气管道需求调研、功能开发研讨、工厂测试和现场测试等一系列工作,多次邀请国内专家审查系统功能和测试方案。经过多方努力,项目达到了现场工业控制要求,最终首套PLC和RTU设备分别在临济复线临邑站和黄河南远控阀室正式投入运行。
国产化PLC和RTU控制系统元器件100%实现国产化,使长输油气管道控制系统真正做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性能提升,整体功能、性能指标达到管道应用领域国内先进水平。PLC和RTU投入生产运行,不仅提高了油气管道控制系统防护水平,还打破了油气储运行业高端控制系统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局,对促进我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油气管道国产化PLC和RTU控制系统还将在成品油、天然气管道中应用,以提升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安全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5月20日,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与《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当天上午,张家港市第二届计量检测技能培训在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举行,来自全市126家企业260名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一天的专业培...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壮阔浪潮中,中海油东方石化油品生产部班长、中共党员花劲峰,以27年深耕石油化工催化裂化领域的坚守,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历程。作为公司首批通过副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的技能人才,
5月20日,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榆林举行50Nm³/hSOEC电解水制氢撬装产品发布会,并接收订单批量生产,标志着陕西氢能突破氢能关键装备技术、构建氢能产业生态迈出了关键一步。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150吨/年氢化镁中试产线在陕西榆林投料开车后,近日在消缺优化后转入稳定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吨级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产线,规模为全球最大,标志着我国氢能储运技...
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环己酮车间废液焚烧装置改造项目再迎技术革新,成功攻克熔融物板结清理难题,以智能化升级推动安全生产与效率提升迈向新台阶。
毫米波雷达+AI助力化工企业实现智能化原料管理棚仓,被化工行业广泛应用于储存原料,如煤炭等,是保障能源与资源有序流转,支撑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仓储设施。对于拥有棚仓的化工企业来说,如何在巨大储物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