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发电 绿氢驱动 智慧管控 ——山东潍坊港建设“零碳港口”纪实

10月15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向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以下简称潍坊港)颁发《碳中和评价性证书》,标志着潍坊港在全港口范围内实现了碳中和,成为国内首个“零碳港口”。

“这是潍坊港加快港口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最新成果,为全国‘零碳港口’建设提供了‘山东港口方案’。”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刘刚表示。潍坊港是山东港口中最年轻的港口,在港口普遍向新、向智、向绿的转型浪潮中,缘何能抢先一步建成“零碳港口”?潍坊港的做法是“双向降碳”,通过科技赋能、智慧化建设和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港口绿色低碳发展。

“风光”互补 “绿电”自足

刘刚介绍说,潍坊港锚定“双碳”目标,以港区风电开发为切入点,为港口能源转型升级、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提供支撑。

如今走进潍坊港,“绿电”应用场景丰富而具体:46座充电桩能够满足现有电动机械需求;仓库屋顶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台风力发电机组转动一圈就能发电12千瓦时……

在这里,风力发出的每一千瓦时绿电都驱动着港区能源结构的变化。“潍坊港内4台6.7兆瓦风机年发电量6915万千瓦时,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发电除供港口码头设备及船舶岸电自用约3500万千瓦时外,余电可上网实现效益,将为潍坊港区每年节省用电成本约960万元,节能减排降污效果明显。”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副总经理,潍坊港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孙超说。根据测算,与相同发电量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方面,潍坊港大型设备全部使用‘绿电’,并对20多辆集装箱卡车进行了电能和氢能替代。另一方面,潍坊港通过构建‘风光储一体’的绿色能源系统实现港口生产全过程的能源自给自足。”孙超说。

“绿氢”驱动“绿色走廊”

为建设“零碳港口”,潍坊港在减排上采用了一系列电能替代措施,氢能车辆就是关键的一环。8月底,潍坊港区首座加氢站就完成了设备调试,目前正处于平稳试运行阶段。这座加氢站占地600多平方米,是科技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氢进万家”项目子课题之一,设计日加氢能力500千克,日常可储备300千克压缩氢气,可满足港区每天4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用氢需求。

为发挥绿电效益,潍坊港启动了200标准立方米/时绿电制氢项目,年产氢8万千克,将成为港口首个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年可新增消纳绿电500万千瓦时,年降低成本120万元。

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对潍坊港来说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孙超介绍,潍坊港从方案设计入手,创新性地提出“零碳港口”建设的三个阶段:近零碳的1.0版本、狭义零碳的2.0版本、广义零碳的3.0版本。

“我们现在实现的是狭义的零碳港口,即2.0版本,就是港口内部直接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为零。而广义的零碳,则意味着全港域直接和间接二氧化碳排放均为零。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与上下游构建一个绿色的物流链。”孙超解释说。潍坊港—腹地钢厂“绿色走廊”,就是其带动上下游产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条70多千米长的绿色走廊,每天有20辆重载集卡电车往返于港口和钢厂之间,运输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实现了零排放。

据介绍,潍坊港依托5万吨级泊位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计划在续航里程400千米的半径范围内,全面铺开绿色廊道建设,2025年年底将打通4条“绿色走廊”,吸引潍坊、滨州、淄博等地区大批钢铁化工企业来港合作,形成稳定的铁矿转水通道。“我们通过物流链零碳绿色走廊,不断提升‘消纳量’,减少‘含碳量’,增加‘含金量’,为迈进零碳港口3.0版本起好步。”孙超说。

先行先试 “智慧”管控

眼下,潍坊港正在打造综合能碳智慧管控平台,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实现智慧决策,从而能够避峰抓谷,提高用能效率。

走进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一个港口“大脑”——综合能碳智慧管控平台正在试运行,用电量、用油量、用水量、用氢量、清洁能源负荷占比、碳排放趋势等关键数据指标实时显示。

孙超介绍,潍坊港口还全力推进港口机械电能替代、打造集疏港绿色走廊,推动“绿氢制输储加用全产业链”项目应用示范,多管齐下、多核驱动,倾力建设综合能碳智慧管控平台。

孙超表示,以此为契机,潍坊港将力争在行业率先打造以“全物流链绿色低碳发展”为特点的潍坊港零碳港口3.0示范区。

相关推荐

福建古雷石化园区:涵养高端化工“产业雨林”

福建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内,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通过园区管道,将原料液态苯酐输送到漳州新阳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料罐区内,作为新阳科技不饱和聚酯树脂项目的原材料,实现“即需即输”。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兰州新区点燃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引擎”

正是最美五月天。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中试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中试基地项目)与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项目(D区)(以下简称孵化基地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衢州智造新城多举措助推企业“升规纳统”

“公司去年产值2亿元,今年到现在产值已超1亿元。”日前,浙江特盈低温液化装备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俞国建表示,企业实现投产即升规,发展势头迅猛。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平顶山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全力冲刺二季度目标任务

连日来,河南省平顶山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各企业纷纷按下生产“加速键”,全力冲刺二季度目标任务“双过半”,在园区内掀起一股奋勇争先、拼抢经济的热潮。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以硬核实力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

引进单独选址项目100余个,落地化工产品超1000种,总投资超600亿元,汇聚213家企业……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从精准的产业定位、完善的基础设施,到创新的人才培育、前沿的智慧化建设,以硬核实力构建起全链...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

智造新城精准滴灌培育“小巨人”

“今天刚启动摸排,已有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意向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近日,浙江衢州智造新城管委会经发部工作人员表示。

2025-05-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