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延安石油化工厂将“智能+”充分融入设备精益管理中,积极引进智能诊断、检测等新技术,使设备预防性维修效率提升,保证了维修质量,在进一步推进设备精益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为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全天候监测设备状态
去年9月,该厂针对一次风机、气柜压缩机、引风机等12台关键重点设备安装了一体式无线温振传感器,实现了对设备温度、振动等实时运行状态的全天候精准监测。
“安装传感器后,车间设备技术人员可通过登录查看无线动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及智能诊断云平台,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分析诊断,可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或者开展预防性维修。”该厂机动设备部副经理张晓军说,该智能平台形成了状态监测、分析诊断、预防性维修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023年,该厂通过传感器的预防性检测,发现并及时消除气分装置原料泵轴承箱振动大、柴油精制装置柴油重沸炉泵电机轴承温度异常等多项设备安全隐患。
引入无焊接缝补新技术
2023年大检修期间,无焊接缝补新技术首次亮相于该厂轻烃中心热泵压缩机汽轮机缸体裂纹的修复现场。专业人员利用该技术修复缸体裂纹,不仅有效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大大缩短了设备返厂检修的时间,保障了混合脱氢装置检维修按期完工,还节约配件采购费20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底,该设备稳定运行近半年,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赢。
“传统的焊接方式是利用高温将不同金属材料融合在一起,达到连接的目的。而无焊接缝补技术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螺纹和榫卯结构将分开的母材产生牵引的力量,增加设置高拉力的环比原母材更能承受拉力的修理方法。”张晓军介绍,新技术不仅具有无热应力、无变形、表面干净、随时维修、机密密封性强、永久性修理、用时少等诸多优点,且修复后设备与原结构强度基本一致,可大大提升设备长周期运行的可靠性。
扫查检测由“点”到“面”
针对压力容器管道在进行常规检查时,无法对设备的高温易腐蚀部位换热管腐蚀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的问题,该厂引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即脉冲涡流精确扫查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点”状检测转变为“面”扫查检测,检测范围更大、精度更高,解决了传统技术不能深入设备关键换热器管束内壁进行检测的缺陷,减少了盲目维修及事后维修,为设备开展预防性维修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在去年进行连续重整装置检修时,该厂采用引入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对关键部位、易腐蚀部位等进行检测,发现了四合一炉集箱弯头严重减薄的问题,随即进行了修复,高效消除了装置运行隐患,为装置长周期运行奠定基础。
“以前,检查硫黄取料机刮板压力,需要停机操作。如今,视频监控系统完成升级,在控制室远程操作料仓挡墙上的摄像机,就能清楚查看40米开外取料机仪表盘上的数值,就像是给内操人员配备了‘智慧眼’,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