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激活蓝色引擎 ——潍坊滨海经开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纪实

金秋时节,潍坊滨海,天高海阔。弘润科技、新和成、国邦药业、海化集团……一家家高成长性龙头企业葳蕤成林,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抢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鲁北环渤海湾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构建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向海而兴、向新而优的产业发展格局渐次清晰。

科创兴海动能澎湃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滨海经开区作为潍坊北部沿海的核心区,优势得天独厚,拥有60千米长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达480平方千米。广阔的海洋赋予了滨海经开区独特的产业发展环境,也为其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走进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创新敢为天下先”标语令人印象深刻。“建院以来,我们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130余项,80%以上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依靠自主研发的技术,该院先后培育和孵化了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潍坊科麦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建立海洋化工产业现代化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科创兴海,让“蓝色动能”更加澎湃。滨海经开区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建设科技创新园,集中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创业项目,努力打造滨海区“高新产业板块”。

蔚蓝海洋,也有了更多新变化。目前,由海化集团投资建设的潍坊滨海现代海洋化工中试基地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加速推进,今年年底将全部建设完成。该项目主要研发盐化工、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应用等高端化工领域关键技术,有助于海洋化工科技项目孵化。

三新”产业新意盎然

海洋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全区产业布局也是“新”意盎然。“滨海经开区围绕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药谷’‘绿电产业园’发展目标,加快培育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滨海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生产的Ⅲ类润滑油弥补国内市场短板,食品级、化妆品级、医用级高端白油实现国产替代,能耗水平低于全国同类水平47%。”潍坊弘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调度中心总经理刘辛兴介绍说。像这样的高端新材料产业项目,滨海经开区还有许多。目前,全区已拥有化工产品800余种,形成了产品门类较为齐全、上下游衔接、互补互供的产业体系。

新经济、新产业、新赛道,脱胎于海洋化工产业,滨海经开区开启了产业发展新征途。

打造“中国药谷”,滨海经开区在新医药产业领域展开了超前布局。山东新和成、山东国邦医药、山东京新药业等一大批龙头药企在这里扎根,为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建设了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L-蛋氨酸生产线;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环丙胺、环丙氨嗪、氟苯尼考等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普洛得邦是全球最大的头孢克肟、头孢地尼中间体生产企业……一大批医用药、动物药、植物药龙头项目集链成群,千亿级新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新能源产业是当前的“风口”产业,也是滨海区加快培育的新兴产业。滨海经开区正规划建设绿电产业园,依托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以风电、光伏为重点,加快推动10个重点新能源项目建设。

产业耦合协同发力

在潍坊滨海化工产业园中,山东万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磷系阻燃剂龙头企业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生产基地。

说到项目为何落户滨海,公司基建管理部经理欧阳春说:“原因之一就是在滨海能实现产业协同。我们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在方圆100千米之内就可以凑齐,原料的安全性、便捷性及成本节约性得到保障。比如我们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氯气,是海化集团及周边氯碱企业副产品,而我们的副产品氯化钠也是盐化工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这样就实现了产业链的高度互补。”

“互为上下游、形成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带来的是多方共赢。“我们依托山东省最大的化工园区——潍坊滨海化工产业园,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原料集采优势、职教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园中园’,沿链聚合,集聚成势,着力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滨海经开区管委会二级专员、绿色化工园党委书记刘邦锋介绍。

在滨海经开区,产业协同不仅有实实在在的园区支撑,还有“数字经济+云端产能”的新生态支撑。以石油焦及相关产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山东焦易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打造“产业大脑”,让石油焦这种传统产品,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锂电等新兴产业“孵化”出百亿级产业集群,还拉动了千亿级产业链。

石油焦、高端化工、新材料……一个个产业就是一扇扇窗口,从中可窥见滨海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棋局”。滨海经开区全方位优化产业生态,协调好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的关系,“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产业协同发力,新型工业化活力无限、潜力无穷。

相关推荐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链”聚新势能 “质”创新未来

日前,坐落于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的荆门石化年产60万吨环烷基特种油高压加氢项目大件设备首吊到位,标志着荆门石化“油转特”项目进入新阶段。该项目不仅是荆门石化产业优化升级的缩影,更是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推动...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利津经济开发区:“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

近日,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ASA特种工程树脂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利津经济开发区以“链式思维”驱动产业升级的缩影。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揭晓

为深入推进全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工作,6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典型案例名单,共10个案例获选。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潜江高新区开展石化产业链招商培训

6月30日,潜江高新区依托“高新·星光课堂”平台,组织机关干部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专题培训。本期培训聚焦石油化工产业链,系统学习产业链招商理论与实践路径,为精准招商夯实基础。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吉林公布化工园区认定情况

近日,吉林省加快制造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省内全部化工园区认定情况。目前,吉林省有15家化工园区通过认定,6家化工园区通过新建认定,1家化工园区有条件通过认定正在整改。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

泉港石化工业园又一台资项目开工

6月26日,北瑞药业(福建)有限公司新型医药原料药及针剂项目在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正式开工,这是继中国台湾国乔石化丙烷脱氢及聚丙烯项目投产后,台资企业登陆泉港的又一重大投资成果,标志着两岸医药产业合作迈入...

2025-07-0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