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氢”心——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侧记

  3月28日一早,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门前便排起了长队——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暨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火爆启幕。展厅内,400多家企业单位各就其位,500多种技术产品各显其能,覆盖了制氢、储氢、输氢、运氢、用氢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和零部件等全产业链。层出不穷的解决方案、精彩纷呈的应用案例,生动诠释着展会“推进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主题,让参展观众一见“氢”心。

  让氢能“绿”起来

  在氢能产业链上游,绿氢的高效制备一直备受关注。此次展会上,相关企业通过演示装置向观众展示了多种绿氢制备技术。

  杭州西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一排深绿色玻璃罐子吸引了众多人围观。“这是我们开发的藻类光生物制氢技术的示范装置。”一位工作人员向围观者介绍说,“莱茵衣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氢气,是目前生物制氢领域唯一有产业化潜力的绿藻。”据介绍,藻类光生物制氢技术能够实现全过程绿色,但其研发门槛较高,进程一直受阻。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该技术已初步具备产业化落地的条件。

  考克利尔能源亚太区总裁、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邦向参展观众普及了“灰氢”“蓝氢”“绿氢”的概念。他表示,根据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到2030年,在我国氢气供应中,绿氢占比会达到20%。目前主流供氢来源于灰氢,绿氢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未来7年中,绿氢占比要从目前的不到1%上升到20%左右。”他说。

  氢不但要“绿”,还要能高效低本发电。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半人高的制氢装置吸引了众多目光,那是他们各自在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技术方面深耕多年的最新研发成果。展位装置背后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两家研究室的现场照片。据介绍,相较传统碱水制氢技术,该技术能进一步提升能量利用率,降低制氢成本,特别是能解决再生能源供电波动的问题。

  让氢能“动”起来

  围绕氢气的储运环节,各参展企业提供了建设制加氢一体站、应用固态储氢车、使用集装箱式运氢设备等解决方案。

  “在我国,氢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一般应在化工园区内生产,而加氢站多数设立在城市中。”辟缔熙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勇说,通过长管拖车将氢气从制氢工厂运输至加氢站是目前最常见的运氢方式,但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200千米时,这一方式会产生高额成本。

  四川亚联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何清保告诉观众,利用现有成熟的甲醇供应体系、天然气管网、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等设施,新建或改扩建制加氢一体化站,能够减少氢气运输环节,降低氢气制、储、运成本。

  隔壁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台上,摆放着一个精美的车辆模型,这是该公司研制的第一代镁基固态储氢车模型。公司参展代表表示,现在市面上的运氢管输车单车运氢量仅为250~300千克,而镁基固态储氢车利用氢化镁进行固体运氢,可实现氢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无衰减运输,单车运氢量可达1.4吨。

  “这是一套整体执行系统,集装箱式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可以从一个场景搬运到另一个场景,实现制运一体化,解决氢气运输困难的问题。”中集集电(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董春宇介绍说,在我国某些北方城市,冬日气温寒冷,氢气运输随之受阻,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集装箱式的制氢设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该技术正在广东等地进行试点推广。

  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的展位前,许多人正在翻阅该联盟编写的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氢能平价之路》。据报告介绍,在氢能源运输方面,与传统的低碳替代品相比,氢气加注和配送网络建设、降低燃料电池和储氢罐成本,需要额外投资300亿美元。报告认为,随着配送系统基础设施利用率的提高,配送成本将大大下降。

  让氢能“燃”起来

  氢燃料电池车是氢能产业链下游的应用热点,也是多数氢能展会的“宠儿”,此次也不例外。

  北京英博捷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等均展出了其氢燃料电池及零部件产品。亿华通参展代表称,该公司的产品多样,可满足中长途、重载、市内公交、冷链等多种应用场景,其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100%。其精彩的介绍和演示,吸引了许多观众。

  然而,也有专业观众并不完全买账。“对氢燃料电池车行业而言,目前更多是‘叫好不叫座’。”一位参观的汽车制造业人士告诉记者,《规划》要求,到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但从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国只生产了约5000辆。“现在氢燃料电池车替代了部分客车、重卡等柴油车,推广上的主要阻碍还是采购成本太高。”她分析说,“一辆应用氢燃料电池的牵引车的采购成本约为150万元,同等规格的柴油牵引车报价则在16万~60万元。”

  “希望有一天,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能‘燃’起来。”她笑着说。

  此时,记者忽然看到远处有几辆家用氢燃料电池车正在奔驰。过去一看,原来是展会正在举行氢燃料电池汽车试乘试驾科普活动,向参观者介绍氢燃料电池车的性能和优点。

  “氢燃料电池车更安静,惯性更小。”工作人员说,“你会对它一见倾心的。”

相关推荐

108.5米高空丰碑落成!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

2025-07-11     中化新网

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中国能源业关键议题报告

  7月9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提出,“十五五”期间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温和增长。

2025-07-11     中化新网

“十四五”我国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明显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印发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5-07-11     中国化工报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

2025-07-10     中化新网

岚泽能源年产10万吨生物质制航煤示范工程项目签约

7月8日上午,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合江县政府”)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功举行。合江县委书记王波、县长李庆,岚泽能源董事长孙予罕、总经...

2025-07-10     山西能源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