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能让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深呼吸”   

  日前,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针对“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新型混合基质膜制备技术,该技术制备的膜材料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期刊《温室气体:科学与技术》封面文章发表。

  “温室效应”是当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如何高效捕获并利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膜材料帮助下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的特点。

  如何让膜材料“深呼吸”,提高气体分离效率,是采用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瓶颈难点。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创新思路,打破了以水和乙醇作为聚醚嵌段聚酰胺膜材料制备溶剂的常规做法。他们反复实验,探究不同溶剂对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制备溶剂,生成的膜材料中碳纳米管分布更加均匀,“更透气”,有效提升了膜材料气体分离效能和速率。用这种新技术制备的混合基质膜,二氧化碳分离性能接近目前此类膜材料的理论分离上限。“新技术为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提供了新思路。” 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成员李润表示,“我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够为未来燃煤电厂和化工企业处理烟气提供有力支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字:二氧化碳
相关推荐

长城钻探首台“气改电”压缩机组落地

截至6月23日,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分公司首台天然气压缩机组“燃气改电驱”示范项目已成功运行40天,预计可年减排二氧化碳2000余吨。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太钢产品中标最长二氧化碳管道项目

6月22日,太钢集团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焊管用热轧钢板中标国内首条长度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项目。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江汉油田实施首口二氧化碳压裂井

  近日,江汉油田采服中心成功自主完成首口以二氧化碳为基液的压裂井施工,标志着该油田在绿色低碳开发技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GCMD完成首个航运业碳捕集应用试点项目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宣布,该机构于6月25日在中国成功完成全球首个航运业捕集二氧化碳应用试点项目。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克石化精准施策节能降碳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首张二氧化碳源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获批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

2025-07-03     山西能源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