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排渣Y型气流床气化技术通过鉴定

已建成6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的“固态排渣的Y型气流床高温分区气化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具有碳转化率高、节水节能等特点,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成果取得了三项技术创新:一是开展了煤化学族组分理化性质、热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将煤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从宏观水平提升到分子水平,开创基于化学族组成的分子煤化学新研究体系,为按“燃料和原料”双属性进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基于煤高温热解挥发物和半焦的结构与气化差异性,提出了直喷气化和旋流气化相耦合的气流床高温分区强化气化理念,发明煤粉Y型气流床高温分区气化工艺及其装备技术,破解了气流床气化高灰渣比的共性难题。三是实现干法排渣、灰渣分离和分段取热的气流床合成气分级冷却与分离的技术路线,通过Y型气流床气化、下行床高温激冷和流化床冷却换热耦合等,形成Y型气流床清洁高效气化成套技术,破解了气流床气化高耗水、含盐废水和黑水难处理、气化灰渣难利用的共性问题。

  该项目在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完成了工业示范,已建成6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装置运行数据显示,该装置的焦渣反应时间延长20倍以上,碳转化率不小于99%、节水不小于90%、节能不小于30%,灰渣比降至1∶6,气化渣含碳不大于0.1%。目前,项目组正与山东能源集团合作,改造建设30万吨/年装置,有望为煤化工提供变革性合成气制备技术。

  据了解,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龙头技术,但现有气化技术将煤炭视作单一物质,致使气流床气化通过高苛刻条件以提高碳转化率,流化床气化采用低成本操作但效率降低。气流床气化是目前煤化工行业应用最广的主流技术,但普遍存在高灰渣比、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等共性问题。

相关推荐

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项目启动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二氧化碳人工从头合成蛋白质项目在天津启动。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南化微界面强化分离系统投用

  5月13日,南化公司3#苯胺硝化装置成功投用微界面强化分离系统。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南阳能化研发拓展相变蜡新品

  5月15日,河南油田南阳能化公司宣布,该公司相变蜡碳16至碳23产品均形成工业化规模生产和销售,已实现从碳18“一枝独秀”到碳16至碳23“百花齐放”质的跃升。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六国化工团队入选“江淮英才培养计划”

  近日,安徽省委组织部公布安徽省2024年度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团队项目入选名单,安徽六国化工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制甲酸和葡萄糖技术研发”项目创新团队入选。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破解气柜“血栓”   

  近日,延安石油化工厂油气储运车间顺利完成气柜系统17台过滤器、79根滤芯的深度清理工作。该厂通过创新采用“分步清理+实时监测”作业法,使系统压差恢复至设计标准,瓦斯回收效率显著提升,为装置长周期稳...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中石油首座常压低温乙烯罐投用

  5月13日,中石油首座常压低温乙烯罐在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投用,标志着新增乙烯储运设施项目全面完成并投入运行。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