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记者从2023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了解到,截至7月7日,航天炉日投煤3500吨级(干粉)、6.5兆帕大规模干煤粉气流床开发及示范项目在山东瑞星集团投运成功,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620天。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评价说,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级别、最高气化压力的粉煤气化炉开发运行成功,将被载入中国煤气化发展史册,对于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会上,据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从斌介绍,航天超大型6.5兆帕粉煤气化装置运行率超过95.2%,气化性能、蒸汽产量、系统压差均达到设计要求,且运行稳定。
姜从斌说,航天超大型粉煤气化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充分说明:一是装置运行期间,高压干粉输送系统运行平稳,无粉煤断流、堵塞现象,气化操作空间大、调节性强,6.5兆帕气化压力下已实现60%~100%负荷调节;二是装置长期运行稳定可靠,气化室流场组织合理,气化装置无超温和堵塞现象,水冷壁壁面挂渣均匀;三是单顶置多通道气化烧嘴混合高效,向火面冷却结构设计合理,保证了烧嘴长周期运行;四是煤种研究充分,操作参数和气化室尺寸选择合理,碳转化率高,气化性能优异;五是废锅结构设计合理,蒸汽产量达到设计值且运行稳定,检查发现整体未出现堵渣,水冷壁面附着轻薄灰层,极易脱落;六是新型激冷结构液面稳定,安全性高,运行可靠,气液混合充分。
“该气化装置的有效气体比煤耗为542千克/千标立方米、比氧耗为289标准立方米/千标立方米,碳转化率达99.05%,日处理煤量3165吨。今年该装置6.0兆帕以上运行超110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值。此外,废锅运行稳定,连续运行大于6个月,且受热面无结渣,积灰较为疏松,开停车过程易自行脱落。”姜从斌说。
据了解,2021年9月25日,该气化装置点火投料,当年9月27日成功并气,工艺系统全流程打通,产出合格的合成氨产品。2022年9月25日,项目通过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验收。
11月28日,从濮阳绿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濮阳绿宇公司)获悉,该公司利用蜜胺基超新材料研制的煤矿风井噪音治理系统在河南能源永煤公司车集煤矿顺利达标验收,实现国内煤矿风井噪声治理创新技术的重...
11月28日,以“见世界见未来”为主题的杭州传化科技城第三届科创生态大会在钱湾智谷召开,再次让更多目光聚焦到这座独具魅力的小镇。科创生态大会作为杭州传化科技城年度盛会,至今已走过三年,吸引了越来越.....
近日,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21位科学家、188项成果获奖,多项涉化成果位列其中。这些获奖成果彰显了石油和化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瞄准科技前沿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鞍钢矿业资源利用(鞍山)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尾矿固废资源利用3×185万吨/年流态化磁化焙烧工程项目签约仪式。
近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西南化工(眉山)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西南院眉山项目基地)铜系催化剂生产线成功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近日,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冯鸣副教授团队基于石英玻璃中稀土离子的空间选择性掺杂和仿生微纹理复制,构筑了具有微结构的不可复制荧光玻璃标签,通过多层信息加密和存储,给信息装上“安全锁”,获得了光学信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