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原油田以组建生产指挥中心为抓手,打好数智化建设“组合拳”,将采油厂“层级式指挥”转为“内外操一体化运行”,有效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时效,为原油生产赋能强基。今年前11个月,该油田躺井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生产运行效率同比提高30%,原油产量同比增加3.37万吨,原油盈亏平衡点同比下降9美元/桶。
指挥:从“打电话”到“当面下指令”
今年初,该油田逐步推进采油基层单位数智化标准化建设,在东濮老区4家采油厂成立生产指挥中心。该油田要求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供电服务中心选派专人入驻采油厂“中军大帐”——生产指挥中心协同办公,实行以采油厂为核心、内外操一体的区域化集中指挥管理。
“生产指挥中心把各单位人员聚拢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信息集中、资源集中、技术集中,将生产指挥从‘多级’变为‘直达’,极大地缩短了指挥链条,提高了指挥效率。”文卫采油厂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娄志强介绍说,“我们的日常生产组织、工作计划、车辆调配等都能随时安排,生产报表能迅速自动生成,异常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置、反馈。”
该油田充分利用中国石化PCS1.5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对采油、注水、集输等七大类、52项关键指标实施全天候、全流程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汇聚到厂生产指挥中心,实现全链条动态闭环管理。
“过去,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层层打电话,耽误大量生产时间。”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文北作业区调度员成兆卫说,“现在遇到紧急情况,我们直接向生产指挥中心指挥人员汇报,他们立即下达指令,让厂对外关系部门和治保队前往解决。”
巡检:从“管正常”到“察异常”
今年以来,该油田全面优化抽油机、注水泵、油水井、中转站、污水站等巡检制度,形成以“视频巡检+数据检测”为主、人工现场巡检为辅、多种巡检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巡检模式。抽油机视频巡检由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注采工区承担。
多年来,抽油机运转过程中,采油工每4小时巡一趟井,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一座计量站管理着几十口井,员工们巡一趟下来需要3个小时,走十几千米路。
“目前,项目部一线员工平均年纪超过50岁,常年徒步巡井,身体吃不消。”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文留注采工区第五项目部副经理罗向阳说。为此,油田采用视频巡检技术代替人工巡检,巡检一台抽油机,仅耗时约4分钟。
各采油厂还根据抽油机投运时间、生产载荷、原油产量的不同,把它们分为A、B、C三类,要求分别在1、2、3天内完成一次全面视频巡检。员工不再单一执行人工巡检抽油机任务,取油样、维护抽油机可同时进行。抽油机巡检实现从“管正常”到“察异常”的转变。
操作:从“必到现场”到“云动手”
11月21日,濮东采油厂石家采油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员工张海涛打开恒流配水器远程操作平台。他轻点鼠标,不一会儿就完成6座计量站的配水任务。
采油厂的污水泵房、配水间等场所不仅高温、高噪声,房间内还安装有高压电设施。昔日,员工每日提心吊胆,多次进入这些场所,用加力杠启闭阀门,并抄录数据。
近年来,油田瞄准人工现场操作“痛点”,持续对配水及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员工在生产指挥中心利用电脑,就能启停泵组、调节泵压和水量。泵组的压力、温度、电流、润滑油系统等运行参数,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送到生产指挥中心。油田还在泵房安装摄像头,员工无须进入泵房就能完成设备巡检,高风险设备管控变得触手可及。
为降低一线员工现场安全风险,油田还研发出中国石化唯一的非承载式抽油机异常工况智能预警报警软件。该软件能及时对抽油机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并远程监测抽油机早期渐进性故障苗头,避免事故发生。
“我们将继续加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力度,让员工彻底远离危险场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守护本质安全。”油田生产运行管理部副经理李石权说。
6月21日,在兴隆台采油厂新能源项目部员工的操作下,双229-34-77分布式光伏电站无线测控终端数据完成上传,标志着这座辽河油田联合油建公司电力分公司,建成的具备前端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能力的分布式光...
在日前召开的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提供服务。
近日,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大化学)自适应数据驱动模型预测控制(ADMC)热电智能调控系统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该系统借助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第五代ADMC智能调控系统,实现了设备自动...
近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业)经企业自主申报、评估机构现场评估、合规性审查和专家复核等环节,获得江西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L8级认证。评审专家认为,集团部分数字化环节已达最...
6月24日,中国石油浙江销售储运分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储运分公司)依托大集中ERP系统,成功完成东恒、宇杭、温州中油三家单位仓储费支付,金额总计5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