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胜利页岩油民丰区块完成35口井的二开施工井段,其中20口井为一趟钻完成,平均二开周期5.1天,最快1.5天,脉冲器测量成功率达到了99%。
这一连串亮眼成绩与一个身材敦实、眼神犀利的仪修工匠紧紧连在一起,他就是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十佳科研先锋”获得者、胜利定向井公司研发维保中心副主任张诒民。
熟悉仪器不怕苦
作为脉冲维修室负责人,每次说起仪器维保方面的问题,张诒民都如数家珍。
1998年,张诒民参加工作时就在生产一线从事定向井无线随钻测量技术服务,几乎所有的外部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扎根一线10年,3600多个日日夜夜,各种型号的定向仪器,不同环境可能对仪器造成哪些危害,张诒民就像一块海绵,尽情地消化吸收各种仪器知识。公司领导评价他:熟悉仪器,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
遇到问题迎难上
利斜855井,使用88小时,齿轮箱输出轴断;花古斜105井,使用70小时,齿轮箱螺丝断;河65-斜47井,使用80小时,外磁体断……
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大排量下转阀脉冲器故障率居高不下,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降低故障率,提升仪器稳定性?公司上下忧心如焚。
面对这些问题,张诒民知道,必须迎难而上。他站在操作台前,手拿着不同组合的定转子不停地对比,连续一个多星期苦思冥想。忽然他眼睛一亮,可以放大转阀脉冲器定转子的间隙。“这样流道面积变大了,可以降低仪器负载,减少机械件损伤。”他激动地说道。
随着丰页1-17HF井顺利施工,齿轮箱断裂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在胜利工区强化钻井的要求下,高排量、大负载的施工工况加剧了仪器的损耗,仪器使用不到200小时,脉冲器进泥浆。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继续在办公室和工房里通宵达旦,寻找降低仪器损耗的手段。功夫不负有心人,改进后脉冲机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仪器的抗冲蚀和抗腐蚀能力也得到提升,顺利完成了胜利区块排量75升/秒的施工井。这也让张诒民再次成为同事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坚持钻研攀高峰
走到哪里,就钻研到哪里。张诒民来到脉冲维修车间以后,坚持创新创造小改小革,连续攻克油囊长、短冲程和无油囊长、短冲程型号的结构难关和国产化改造。经他维修的脉冲发生器应用于胜利本土及国内外部市场1800余口井,自主制造脉冲器45根,累计工作时间达20万小时,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为满足生产需要和进一步提高维修水平,他带领维修班组经过一年的自学和钻研,于2020年年底完成了第一根旋转阀的自主制造,并通过车间标准检测、地面串测和水力模拟测试,入井无故障工作时间1700小时。截至目前,他们已研制了35根旋转阀并投入生产运行,累计工作时间6万小时,节约成本150余万元。
成绩属于过去,张诒民更看重未来的发展:依托石油工程公司2024年科研项目,正在开展小尺寸无油囊短冲程高温脉冲器研制应用。“在脉冲仪器维保方面,我们正在攀登国际领先新高峰。” 张诒民坚定地说。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其涵盖的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迎来快速发展期。作为支撑低空装备性能提升的核心材料,复合材料在机身结构减重、推进系统优化等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
市场监管总局16日发布消息,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TS62565—5—3:2025)近日.....
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期间,由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工院”)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承办的大会第九分会场“化工过程本质安全与过程强化论坛”于16日召开,安工...
近日,金海钛业酸解车间二期1#连续预混改为间歇预混试验装置投入试运行。按照年初制定的2025年技改计划,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相关钛白粉厂家预混装置进行了实地考察,5月份签订改造协议确定实施方案,对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