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简称海油发展技术公司)依托井筒干预技术,成功完成我国海上首次断落隔水导管重建,实现井筒再利用,相当于救活了一口油井。
此次施工对象是一口非生产井,该井于2007年下入套管。由于该井在海面附近的隔水导管及套管受海水侵蚀等影响而断落,井筒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再利用难度极大。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成立专项团队,研究确立“消除隐患保安全、井筒干预做铺垫、高效取套为关键、重建井筒再利用”的技术思路,系统制定多套施工方案,设计加工隔水导管回接器等6种专用工具,应对管柱腐蚀变形等复杂情况。
施工中,使用水下摄像头配合精准回接水下管柱,一次性成功捞获全部绳类落鱼;精细研判井史资料,自水泥面以下1.2米精准切割原井腐蚀套管;使用自主敷焊的高效磨鞋,磨铣套管至350米,为后续裸眼侧钻留出足够空间。最终,成功修整、回接隔水导管,重建井筒完整性,为该井变身为油井打下了基础。
该项作业由海油发展技术公司井筒干预技术中心负责实施。该中心是我国首个具备专业井筒干预一体化能力的技术团队,致力于对油(气)水井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井筒保障、恢复和改造。目前,该中心已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井筒干预技术服务团队,在天津、湛江、深圳、上海和海口等五大库房基地储备40余类共计3万余件专业技术工具,形成集方案设计、工具提供、技术服务和现场作业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服务中国海上油田,以及中东、非洲等国际市场。 (曲照贵 通讯员张娅 王洪路)
9月19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固井公司自主研发的固井防气窜剂在新疆油田JHW61-43井成功应用,相较于同类产品,静胶凝过渡时间可缩短15%,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
9月19日,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获悉,由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油田化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铁离子稳定剂近日在渤海油田某平台成功应用,减少游离铁离子...
9月3日,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气田普陆7井完成首次CNG充装拉运,标志着该井开井成功。这是气田第三个CNG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固化了边远井天然气回收利用做法,提升了边远井天然气回...
9月3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近日,我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顺利完成了生产网、办公网、工控网、公共网四张业务网向光纤链路的切换工作。此次岸电配套示范油田通讯网络切换,意味着渤海油田...
9月2日,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页岩油井场集成作业录井平台在长庆油田陇东页岩油平台投入使用。该平台是针对页岩油、煤层气等大平台井场作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录井平台,通过实施数...
近日,河南油田工程院与华北油气分公司顺利完成红河油田裂缝孔隙性油藏调剖封窜技术服务合同签订,合同总金额143万元,标志着该工程院油田化学研究调剖技术服务正式迈入华北油气分公司红河油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