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一流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夏淑倩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当时的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并组成,1997年,在原化工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6日16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申报的合成生物学、精细化工、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8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夏淑倩教授接受了中国化工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介绍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学科建设的相关情况。

  记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设置了哪些专业?招生方式有什么不同?您最推荐报考的专业有哪些?

  夏淑倩: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学科和专业设置非常完备,目前共有8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精细化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不同专业按照不同大类(或方式)招生。其中,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与南开大学合作办学的专业,入学后学生前两年在南开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相关基础课程,后两年回到天津大学进行化工专业相关学习,毕业时将获得南开大学化学理学学位和天津大学化工工学学位。因此,该专业作为单独专业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纳入学校“智能制造与建造”大类统一招生,大一结束后再通过大类分流确认专业。其余6个专业依照“化工能源与医药”大类招生,于大一结束后根据学生兴趣确认专业。

  化工学院化工类专业均具有很强的实力,也各具特色,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化工中最普适的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06年首家通过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08年国内首家通过英国IChemE最高级别的专业认证,被国际专家赞誉为世界最好的化工教育之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和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实现资历互认,建立了联合培养平台。学院化工专业教师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平时教师上课时会将最新前沿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讲授给学生,教师也非常乐意带领本科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学生深造率保持在60%以上。

  记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近些年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有哪些新变化?

  夏淑倩:随着现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化工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产生了一些新的领域和方向,国家和社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变化中。教育部也在不断地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化工类专业最新增加了“精细化工”。天津大学也将原来的“精细化工”方向模块独立设为精细化工专业。此外,“合成生物学”专业也是近些年随着分子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而新增的本科专业。

  未来,新增学科专业有可能是由化工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学科专业,也可能是全新出现的新兴学科专业,如“双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但在专业设置中需要关注几点:一是要把握新兴专业的内涵、学科范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准确定位;二是要根据自己高校、学科的特色,全面考量专业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水平;三是要关注新兴专业与原有专业的学科专业的区别和联系,做好新兴专业的课程建设,处理好专业边界;四是避免盲目跟风,仅是做专业名称的调整变化,而不能对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毕业要求等的规范设置。

  记者:近年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学院在培养本科毕业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夏淑倩:天津大学化工类专业65%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继续国内外深造,余下35%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就业率每年都在98%以上,其中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的比例达70%以上。此外,还有一些学生选择了选调生、公务员等工作。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多年来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责任,近年更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企业用人需求,做了多方面的改革。

  一是构建了“融合贯通”的本研贯通培养体系,实现了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本研”一体化培养。一方面,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打破现有个本科专业的壁垒,成立“新工科领军班”。学生前两年实施大类培养;设置了“绿色能源与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3个模块,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创建了“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整体培养实行弹性学制,5.0~6.5年可获得硕士学位。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同时实现了“学科融合”和“本研贯通“。

  二是构建了“通识博雅、基础宽厚、专业交叉”的课程体系,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类培养关注基础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突出全人教育,以通促专,实施新文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夯实数理化理论基础,探究本源,突出创新思维培养;按学科大类宽口径设置学科课程,加强专业交叉;每个模块合理安排本研不同阶段的课程层次和知识内容,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贯通运行和管理以及课程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和共享性。

  三是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观”的化工创新人才。深挖专业内涵,课程思政推进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涵养;国际化培养平台提升学生全球视野;实施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的导师组制度,实现对学生的全程关注和贯通培养;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共赢;建立课程项目、课程群项目、交叉学科项目、综合项目等循序渐进的项目制教学体系,三学期制实现科研训练、工程实践、第二课堂、出国交流等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此外,天津大学化工学科还和自动化、智算、经管和微电子等多学院跨学科共建,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智慧生产、智慧工厂、智慧物流、智慧经营”4个微专业,开设了机器学习与智慧化工、化工智能自动化生产设计与应用、面向流程工业的数字孪生技术实践等交叉学科课程。

相关推荐

桂林橡机:实施知产战略 铸就领先优势

  近日,走进中国南方某大型轮胎厂的新建厂房,20台主体为橘红色、宽7.6米、高6米的设备排成一行,马力全开。不远处,更为高大、主体为银白色的设备也整齐“列队”,机器轰鸣。“橘”“银”相间中,一条条工...

2024-04-26     中国化工报

2023年度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发布20项产品入选

  4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3年度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名单,有20项产品入选。

2024-04-26     中国化工报

前沿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探秘2024中关村论坛

  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大幕开启。

2024-04-26     中国化工报

新型镁基固态氢存储材料通过鉴定

  4月24日,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在京召开“纳米碳镁基固态氢存储材料”新产品鉴定会。

2024-04-26     中国化工报

江汉油田一项发明专利获国家授权

近日,由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申报的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开发井井口加高的辅助装置及方法”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024-04-26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己内酰胺法高品质己二胺技术国际领先

  4月23日,从中化国际旗下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扬农集团牵头,与厦门大学和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的“己内酰胺法高品质己二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科技成果,近日在北京通过了中...

2024-04-25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