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镇海基地:点亮高质量发展的“三原色”

  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为龙头,以24家合资合作企业和托管企业为主体,带动N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发展的绿色石化基地……

  27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22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700万立方米罐储能力、1.2亿吨/年码头吞吐能力,形成“大炼油、大乙烯、大仓储、大码头”的“四大”格局……

  截至2022年年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409项对标提升量化目标中,有231项好于对标值、3项达国际领先、6项达国内领先、134项达中石化系统内领先、85项达自身历史最好水平……

  9月19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2023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组来到中国石化镇海基地时,一下子就被这几组数字吸引了。

  “数据”映初心,向着“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目标,东海之畔的镇海石化基地正在以“红绿蓝三原色”点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色:领航“红”

  在展厅,伴随着镇海炼化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汪建林的讲述,镇海炼化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传承红色基因的48年发展史跃然眼前。

  “让红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色,‘1392’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故事。”汪建林用数字作为他的开场白:“‘1’是一颗石化的种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浙江省第一套百万吨大乙烯项目;‘3’是2002年12月、2004年1月、2006年11月习近平同志先后3次视察镇海炼化;‘9’是提出了‘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九字嘱托;‘2’是针对扩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先后于2019年4月和6月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这些都是镇海炼化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

  走出展厅,来到镇海炼化第一套百万吨大乙烯中央控制室门前,调研组看到一座小小的奠基碑。“这是2006年11月6日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奠基的标志,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持锨培土的乙烯奠基碑。”镇海炼化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文化部(品牌部)副主任林旭涛说:“这里是镇海炼化新征程的起点,也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站点。”

  创业48年累计实现利税超4100亿元、连续14年位居宁波市企业纳税榜第一的镇海炼化,正在聚焦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部署,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深化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安排,用“党建领航、书记领跑、党员领先”的“三领”提质升级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推动镇海基地高质量发展。在镇海基地二期项目的带动下,加速向着具有“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世界一流绿色石化基地迈进。

  底色:发展“绿

  从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奠基碑向西,调研组来到了天然生态检测中心——镇海炼化白鹭园。

  “万里迁徙的白鹭是最好的‘生态体验师’,每年3月到9月,白鹭都会来这里筑巢。现在它们都搭伴儿出去玩了,园区里只剩迁徙落单的几只,不过明年3月白鹭就回来了。”镇海炼化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室主任梅辽颖说。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恰恰是镇海炼化绿色发展的第三层——“共绿”的体现。而“共绿”的前提是“治绿、创绿”。

  “治绿”是第一层,是基础。积极打造无废无异味绿色示范基地,大力构建废气不上天、固废不落地、废水不出厂的循环生态发展格局,试点首个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项目获批……在镇海炼化安环部环保室主任董继眼中,镇海炼化“治绿”的“地基”正越来越深。

  “创绿”是第二层,是深化。7月6日,一辆标载49吨的氢能重卡从上海始发,行驶230千米后进入位于浙江宁波的镇海炼化加氢示范站,氢能源沪甬城际物流干线实现首次示范运行;9月13日下午,一架加注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生物航煤的亚运航班首次启航,掀起“绿色飞行低碳出行”的绿色亚运热潮。“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之所以都少不了镇海炼化的身影,是因为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企业。”镇海炼化生产部节能低碳室主任刘芝燕这样告诉调研组。

  聚焦洁净能源、绿色石化与先进材料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定期组织专家攻关,推动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产业孵化,带动绿色石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绿”对镇海炼化来说,不仅仅是自觉行为,更是扛起绿色石化产业“链长”的担当。

  亮色:未来“蓝”

  “企业发展的蓝海,也是我们向往的星辰大海。”在镇海炼化,蓝色是点亮未来的亮色。

  预计到“十四五”末,形成3000亿元年产值的产业格局,实现再造一个更高质量的镇海炼化的目标,为炼化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探路引航,为中国石化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探路引航;持续深化与周边企业的产业协同与分工合作,目前已建成70多条、联通20余家企业的厂际管道,成为保障地区能源安全和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纽带。在镇海炼化发展部副经理吴剑口中,这是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为自己绘制的蓝图,点亮的“发展蓝”。

  已累计获得1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石化镇海基地,在依靠科技创新行稳致远的路上,频出大招。2020年9月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将研究院建在工厂旁,边建设边研发,产学研才能更好地结合。研究院参与攻关的千吨级高等规1-聚丁烯工业示范装置已经投产,成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综合管理室副主任、研发党支部书记柳翼这样向调研组介绍着推动基地加速发展的“科技蓝”。

  率先建成以生产运行智能化、设备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互联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的炼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数字领航”企业;构建“企业大脑”,实现数据驱动、全程在线、协同优化、资源充分利用,形成新型高效生产运营管理模式;投用无人智能抓焦行车、无人值守变电所、无人立体库等一批无人化、移动化、单兵化、知识化“小四化”新技术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倾力打造“未来工厂”。这是镇海炼化信息和数字化中心副经理干建甫为调研组介绍的“数字蓝”。

  努力建设具有镇海基地特色的产业链集群,加速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石化基地,中国石化镇海基地已经点亮“红绿蓝三原色”,正在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关推荐

山东化工园区扩区调区规范化常态化

​1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最新修订的《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调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即日起试行,并明确2022年10月25日印发的《山东省化工园区扩区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这...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南京新材料园巡检公共管廊管线

近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组织公共管廊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和13家入廊管线产权单位开展公共管廊管线联合巡检。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惠州全球招引高端石化新材料项目

1月6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惠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以面向全球、惠聚未来为主题的高端石化新材料招商大会在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举行,以石化新材料“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面向全球招商推介,力争吸引更...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水平考核结果公布

近日,商务部完成了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对229家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作为高水...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雅普化工园诚邀石化企业抱团出海

1月7日,在山东省对外投资合作协同发展交流会上,由山东中洋集团在非洲建设的雅普化工工业园诚邀国内石油化工、化肥合成氨、天然气制合成气及下游产品、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企业抱团出海。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重庆公布第二批近零碳园区名单

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经信委联合公布了重庆市第二批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8家园区榜上有名。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