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发现靶向植物病毒“剪刀手”蛋白的新型手性抗病毒剂

  2025年3月14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农药重点实验室硕士生王小艺作为第一作者,宋润江教授和李向阳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Research》(即时IF=10.4)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arbene-catalyzed Phthalide Ether Functionalization for Discovering Chiral Phytovirucide that Specifically Targets Viral Nia Protein to Inhibit Proliferation”为题的交叉学科研究论文。团队将“N-杂卡宾催化方法学”及“抗植物病毒剂的发现”结合,成功发现了一种手性药物小分子(R)-3w能够特异性地与PVY-Nia蛋白的His150残基结合。这种结合干扰了Nia蛋白的功能,可能抑制了病毒多聚蛋白的切割,阻碍了病毒复制复合体(VRC)的形成,进而显著降低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增殖(图1)。

微信截图_20250315125042.png

图1:研究主要发现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近100亿人,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植物病毒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威胁之一,其中马铃薯Y病毒(PVY)是危害马铃薯、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最具经济破坏性的病毒之一。传统的抗病毒策略主要集中在管理媒介蚜虫,但现有的直接抗病毒药物种类仍有限。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绿色的抗病毒农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VY的核包含体A(Nia)蛋白在PVY的生命周期中具有关键的酶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如多聚蛋白的切割、VRC的形成等,这对病毒的复制、组装和致病性至关重要,因此成为开发新型抗PVY药物的潜在靶标。然而,虽然Nia蛋白在病毒生命周期中虽然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针对Nia蛋白的小分子研究仍较少,大多数抗病毒药物仍然集中在对病毒外壳蛋白(CP)的作用上。

  该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利用N-杂环卡宾(NHC)催化的反应,实现了对多种天然酚类化合物的苯酞官能化,这一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产率和对映体选择性,还表现出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R)-3w表现出显著的抗PVY治疗活性,其抗PVY活性效果与外消旋体(Rac)-3w和对映异构体 (S)-3w具有显著差异,并且优于现有的商业抗病毒药物宁南霉素和利巴韦林。图2为(R)-3w的抗病毒机制:(R)-3w与PVY的Nia蛋白H150残基结合,可能干扰其多聚蛋白的正常切割,减少用于VRC形成的功能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增殖。该研究不仅为植物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还为开发新型绿色农药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和潜在靶标。

1234.png

图2:(R)-3w的推测作用机制

  研究中所使用的野生型PVY侵染性克隆由山东农科院李向东教授团队构建并提供(Virus Research, 2020, 276: 197827.),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02388和32330087)的支持。

点击查看论文全文>>>

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research.0637



相关推荐

IUPAC-NHU国际绿色化学进步奖颁奖

化学与可持续未来如何塑造?绿色催化技术、原子经济性与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转化、AI辅助的数据驱动绿色工艺将是重要方向。在刚刚在吉隆坡落下帷幕的第53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代表大会...

2025-07-28     中化新网

衢化院、氟基新材、中宁硅业共建“氟基新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中化新网讯7月24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民营经济“两新”深度融合现场交流会暨“科创未来”金融助力民企创新提质项目对接会上,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化院)、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浙江....

2025-07-28     中化新网

探求蛋氨酸产业自主突围之路——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近日,由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孙伟华:装置区永不停转的“陀螺”

  中石化江汉盐化工湖北有限公司氯碱运行部氯碱运行四班副值长孙伟华今年50岁了。他在基层操作岗位上奋斗31年,像台永不停转的陀螺,永远充满干劲。  凭借对工艺参数高度敏感,他将精准操作与快速响应落实...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华东理工破解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

  近日,上海石化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攻克烷基化装置长周期运行难题,有效提高装置生产负荷,产品硫含量进一步降低,烷基化油辛烷值提高约0.3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该装置连续稳定产出优质烷...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

钙钛矿基薄膜叠层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5-07-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