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装置有大作为——记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炼油四部

  截至11月14日,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26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已连续运行632天,累计产出122.7万吨纯苯、419.4万吨高纯度对二甲苯,为国内芳烃市场提供了优质的化工原料,降低了芳烃对国外的依存度,提升了我国原材料自我保障能力。

  承担装置管理重任的广东石化炼油四部,自装置投产以来,从获得地市级荣誉到中石油集团荣誉,再到刚刚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一路荣光的背后,是肩负“巨无霸”装置的生产运行和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的使命,他们勠力协心,扛起使命,着力攻克影响芳烃联合装置安全平稳、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把装置规模优势发挥到最大。

  高负荷小空间 攻关团队来登先

  26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在负荷提升过程中,由于加工量和原料组成发生变化,各项工艺参数控制均需要不断摸索优化调整,高负荷瓶颈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曾一度导致装置波动增大、产品纯度多次下降等情况。

  炼油四部工艺工程师宋洪波介绍:“不仅如此,芳烃联合装置6个单元紧密联系,在高负荷运行情况下,调整空间小,各单元间相互作用更加明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必须组建攻关团队,勇毅攻坚。”这是炼油四部领导班子共同发出的声音。在“贫料”工况下,炼油四部组建了连续重整装置、芳烃联合装置及设备管理等4个攻关团队,全力攻克装置原料不足、产品质量波动等影响产量的关键技术难题。

  他们通过“切头去尾”的方法控制上游石脑油加氢装置精制石脑油初馏点,以及柴油加氢和加氢裂化装置的重石脑油初馏点,减少原料中的轻重组分,严格管控原料中的有效组分。

  同时,他们将两套连续重整装置的催化剂循环速率由65%提高到80%,增加催化剂再生量和活性,有效提高脱戊烷油中芳烃有效组分含量,保证芳烃优质原料供应;精准控制对二甲苯产品中杂质含量,不断探索装置操作条件边界,优化ZTC先进控制系统参数,使对二甲苯纯度达99.75%以上,单程收率达到97%以上。

  体量大规模大 搞好双高就不怕

  “装置体量大、规模大,就要发挥出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用产品的高质量、高产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炼油四部党委书记、经理粟维清时常这样叮嘱部门各专业工程师和操作人员。

  为了不断提升装置负荷、多产高品质芳烃产品,炼油四部不断挖掘固化芳烃联合装置的创新措施,在加工内部直供重整生成油的同时,不断优化加工方案,打通了外购原料进入装置的流程,还解决了精馏塔引入外购原料时造成的塔闪蒸、装置动静设备振动及异响增多等生产难题,保证了自产料与外购料的同时稳定加工。

  今年3月,炼油四部再次对标设计,持续优化装置运行。他们从分子角度不断优化物料平衡,积极探索装置6个单元负荷匹配关系,有效降低物料无效循环,为装置高负荷运行创造了基本条件。

  据宋洪波介绍,技术团队优化了12台精馏塔回流比,实现了热联合理想分配关系。通过优化连续重整原料馏程、反应苛刻度、催化剂性能,脱戊烷油中芳烃含量由82.5%提高到了89.69%,原料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对二甲苯收率超46.5%。

  破瓶颈除隐患 智慧大脑已“上岸”

  “生产装置要突破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思路,靠科技力量。”装置联动试车以来,炼油四部大胆尝试,积极应用智能控制系统(IPC)全流程优化技术,为试车、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今年3月,在尝试采用多个方案解决A8再蒸馏塔塔底液位计测量范围不满足操作要求、灵敏板控制不稳定等问题效果欠佳情况下,炼油四部与IPC控制专家共同研判,开发了“A8再蒸馏塔与再沸炉多变量双串级控制方案”,成功利用IPC新增控制回路,实现了对关键塔盘温度、炉膛平均温度、炉出口温度、燃料气压力等参数的一体化控制方案,提高了精馏系统对燃料气变化的抗干扰性,增加本质安全约束控制。

  “IPC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在本次优化提升后,相当于给集散控制系统(DCS)安装了智慧大脑,减少了A8再蒸馏塔装置波动,使其操作更加便捷,运行更加平稳,极大降低了操作劳动强度。”装置操作人员对部门利用IPC新增控制回路、克服热联合控制不稳、解放生产力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IPC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岗位员工80%以上的操作调整工作量,今后我们还将推进建立‘生产模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决策能力。”炼油四部工艺工程师赵炳建说,“如果把这些解放出来的生产力用在装置隐患排查和技术改进上,将对广东石化实现建设智能化工厂、促进企业间业务的融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产生促进作用。”

  炼油四部党委书记、经理粟维清表示,今后,他们将在继续关注国内同类技术开发和应用效果的同时,对芳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供进一步支持,努力扩大芳烃产品种类,继续扛起我国芳烃自我保障能力的使命,为国内芳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化工原料。

  (本系列报道到此结束)


相关推荐

张家港市第二届计量检测技能培训举行

5月20日,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与《米制公约》签署150周年。当天上午,张家港市第二届计量检测技能培训在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举行,来自全市126家企业260名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一天的专业培...

2025-05-22     中化新网

花劲峰:27 载匠心破壁垒,首批晋阶树标杆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壮阔浪潮中,中海油东方石化油品生产部班长、中共党员花劲峰,以27年深耕石油化工催化裂化领域的坚守,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历程。作为公司首批通过副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的技能人才,

陕西氢能开发SOEC电解水制氢撬装产品

5月20日,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榆林举行50Nm³/hSOEC电解水制氢撬装产品发布会,并接收订单批量生产,标志着陕西氢能突破氢能关键装备技术、构建氢能产业生态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5-05-22     陕西石化新闻

全球最大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在榆林投产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150吨/年氢化镁中试产线在陕西榆林投料开车后,近日在消缺优化后转入稳定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吨级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产线,规模为全球最大,标志着我国氢能储运技...

2025-05-22     陕西石化新闻

尼龙科技废液焚烧装置技改项目攻克技术难题

近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环己酮车间废液焚烧装置改造项目再迎技术革新,成功攻克熔融物板结清理难题,以智能化升级推动安全生产与效率提升迈向新台阶。

2025-05-21     河南石化新闻

15分钟精准“读”煤

毫米波雷达+AI助力化工企业实现智能化原料管理棚仓,被化工行业广泛应用于储存原料,如煤炭等,是保障能源与资源有序流转,支撑行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仓储设施。对于拥有棚仓的化工企业来说,如何在巨大储物空间中...

2025-05-2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