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龙城太原。记者走进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门上悬挂的2个大红灯笼让蛇年的年味尽显,总经理李广民早已在此等候记者的来访。
一见记者,李广民就高兴地介绍说,2024年,潞安化机坚持创新驱动、数智赋能,超前布局新能源领域,产业链从传统非标设备压力容器,向煤气化装备、绿氢装备、成套成撬装备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加快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不断培育和打造新的增长极。
对于具体成果,李广民如数家珍。他说,2024年,潞安化机完成了赞比亚海外项目首台设备发运,并拓展海外业务量近2000万元;晋华炉3.0技术入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顺利通过了山西精品产品认证;陕西陕化公司耐火砖结构转变为水冷壁,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为行业气化炉技术升级改造树立了典范;自主制造完成了国内首台年产100吨二氧化碳制甲醇撬装装置,建成山西省首条吉瓦级自动化生产线,晋华槽成功下线。
随后,记者跟随潞安化机市场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吕珺来到太原基地,了解现场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参观潞安化机智能化生产车间。 (陈阳 摄)
在气化装备分公司,潞安化机数智运管中心项目经理李会杰告诉记者:“目前,气化装备分公司正在为华陆金风、新疆心连心、湖北金江、河北海航、河南心连心、清水银泉等企业的多个重点项目加紧赶制气化炉,助力项目早日安装投产。”
吕珺说,2025年,潞安化机将加快传统耐火砖气化炉改造业务,加快晋华炉4.0全热回收技术的研发,争取在产品大型化、高参数化、长周期安全使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单件装备产品制造向系列成套装备制造转型,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全炉型(水煤浆、粉煤、块煤、生物质等)气化技术及制造服务模式,推动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在潞安化机高效换热分公司,管头组组长邵海洋向记者介绍了她们正在为惠生华谊项目油吸收塔冷凝器设备进行管头焊接的情况。“2024年,我们班组完成了美国空气化工、惠生华谊、中国化学及哈尔滨汽轮机新兴储能等多个重点项目的设备焊接任务,累计焊接管头132万根。其间,班组全员齐心协力,拿下了全国首台套异种钢材质的特殊设备——合成反应器的管头焊接任务,并在承接太化新材料低压加氢反应器管头焊接任务过程中突破了内孔焊接技术,全面提升了设备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邵海洋自豪地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2025年公司将对标‘灯塔工厂’,打造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吕珺补充说。
在潞安化机新能源装备分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王成林向记者介绍了晋华槽的工作原理、生产控制以及他们未来的雄心壮志:“2025年,我们将聚焦绿氢、绿电、绿醇、长时储能等战新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电解槽+碱水制备+氢氧分离+纯化装置+电气仪表+管道阀门’为一体的绿氢集成系统和晋华系列硬核产品,加速开发二氧化碳制合成气装置、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合成撬装置、生物质气化炉、冷氢化反应器、缠绕式高效换热器等新产品,助力‘双碳’背景下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不断创新的源泉。2024年,晋华槽的亮相,是继晋华炉后又一个能源技术革命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晋华核心产品系列化发展战略雏形呼之欲出。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让晋华核心系列产品更加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吕珺说。
被誉为“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的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于5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隆重举行。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这一战略调整标志着我国能源管理和碳减排机制朝着精准化、系统化方向大步迈进,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筑牢制度根基。
5月20日,中国·人民控股集团董事长郑元豹率领考察团一行到鲁北集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交流,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会谈,双方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无棣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鲁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赵吉义,鲁....
近日,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四方)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中盐红色劲典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盐红色劲典)于5月20日与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
近年来,我国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聚烯烃、高性能橡胶、高性能工程塑料、锂电池材料、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和产业化应用,成为行业研发与投资热点,及行业技术进步...
5月22日,立邦汽车涂料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天津基地)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天津经开区)正式投产。该基地是立邦涂料全球布局中规模最大的汽车涂料生产基地,年产能预计达13.3万吨,将有力提升立邦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