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星将建世界最大碳纤维生产基地

  中化新网讯 近日,韩国七大综合商社之一的晓星集团举行了碳纤维新投资签约仪式,宣布到2028年拟投资1万亿韩元(约合58亿元人民币),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碳素纤维生产基地。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了当天的仪式,并表示将把碳纤维培育成国家战略产业。

  晓星集团董事长赵显俊宣布了晓星集团未来的9年计划:在位于全罗北道全州的工厂新建9条碳纤维生产线,到2028年将现在年产2000吨(1条生产线)的工厂产能扩大12倍,达到年产2.4万吨(10条生产线),将创造约2300个就业岗位。预计在1万亿韩元投资完成后,晓星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将提高至10%,跃居第三大供应商之列。

  晓星从2000年代初期着手自主研发碳素纤维,迄今共投入了3200亿韩元左右的资金。2011年,晓星与全罗北道、全州市、韩国碳素融合技术院等研究机构合作,在韩国国内率先开发出了TANSOME碳纤维,成为继日本、美国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开发出碳纤维、韩国第一家通过自主技术开发碳纤维材料的公司。

  碳纤维质地轻盈,比铁轻4倍,强度却是铁的10倍以上,普遍用于汽车内外装材料、建筑增强材料、飞机等尖端技术产业以及体育、休闲等消费品产业,可以应用到所有需要用到铁材料的产品和产业,是一种取代铁材料的未来尖端材料。

  截至2018年底,在全球碳纤维需求为9.3万吨的情况下,全球碳纤维产能为13.5万吨。日本企业产能超过一半,合计产能7.6万吨,其中东丽4.9万吨、三菱1.5万吨、帝人1.2万吨。其余的产能分布为:美国1.5万吨,其中赫氏1万吨、氰特0.5万吨;德国西格里(SGL)产能1.3万吨;中国台湾台塑产能0.9万吨;中国大陆产能2.6万吨,其中最大三家为中复神鹰0.6万吨、江苏恒神0.46万吨、光威复材0.31万吨。

  2018年,国产碳纤维实际产出0.9万吨,但产能高达2.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35%,所以当前国内碳纤维大部分产线均处于亏损中。在国产产品技术水平上,江苏恒神与光威复材已经量产T300,江苏恒神、光威复材与中简科技已经量产T700,江苏恒神与光威复材已经基本具备量产T800的能力。

  全球碳纤维市场总规模为26亿美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但从碳纤维到碳纤维制品提供了巨大的增值空间,碳纤维领域的前五大领先厂商东丽、赫氏、西格里、三菱、帝人都进行了从碳纤维到碳纤维制品的纵向布局。

  2018年,在碳纤维领域的收入方面,东丽为20亿美元,赫氏为18亿美元,西格里为5亿美元。国内碳纤维龙头光威复材收入已经达到2亿美元。


关键字:碳纤维
相关推荐

业界探讨“十五五”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国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聚烯烃、高性能橡胶、高性能工程塑料、锂电池材料、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和产业化应用,成为行业研发与投资热点,及行业技术进步...

2025-05-23     中化新网

低空经济拉升碳纤维产品价格

  近日,吉林化纤发布调价通知,因旗下湿法3K碳纤维供不应求,各牌号产品价格5月13日起分别上涨1万元(吨价,下同)。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化年产3万吨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

  4月2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将依托上海石化自有大丝束碳纤维专利技术以及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绿电资源,建设...

2025-04-28     中化新网

中国石化与世索科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4月22日,中国石化与比利时世索科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特种聚合物,以及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材料解决方案,....

2025-04-24     中化新网

榆林恒神掀起碳纤维项目建设热潮

阳春三月,伴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的忙碌景象。该公司锚定6月15日工程中交的目标,抢抓施工黄金期掀起了工程安装阶段大干90天的建设热潮。

2025-04-02     陕西石化新闻

沃特股份发布新型碳纤维增强方案

  近日,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股份)发布WouperPPA(聚邻苯二甲酰胺)及其碳纤维增强方案:PA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XT+碳纤维,实现了耐高温、低密度、超高弯曲强度...

2025-03-3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