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协会:加快推动氟材料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中化新网讯 4月11日,2024年氟化工新材料协同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会上,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氟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共商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之策。

  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吴周安指出,过去几年来,我国氟材料行业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许多技术获得了突破,特别是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我国PVDF、六氟磷酸锂等相关氟材料与新能源之间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成功支撑了我国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成为世界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大国。面对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国际履约带来的挑战,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政策压力等新的形势,未来我国氟材料行业必须改变简单的低端化规模扩展的理念,依靠上下游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健康发展。

  三明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吴龙表示,近年来三明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三明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在育人强校、服务地方过程中担当作为,依托福建省首家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院校协同的三明市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助推地方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庄志刚介绍,新材料产业是厦门市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链(群)之一,是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也指出,厦门新材料产业还存在科技创新需加强、产业结构待调整等问题。“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找对人才比求政策更重要。”庄志刚说。

  当前,氟化工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一方面在制冷剂、清洗剂等传统领域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在新能源用材料、5G通信等新兴产业中攻城略地。

  “‘卡脖子’问题,一大半是卡在材料上。”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室主任巫文强说。以氟橡胶为例,聚四氟乙烯密封垫等含氟密封材料是电解水制氢电堆的关键部件;高洁净、耐高温全氟醚橡胶可用于制造半导体部件;柔软舒适的氟橡胶可用于手表表带等可穿戴设备外壳……攻克氟新材料关键技术是助力下游国产高新产业自主发展的关键一环。

  对此,浙江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庆华也补充表示,含氟材料还已经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电池隔膜、电池粘接剂等多个领域,可显著改善电池的高低温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含氟材料具有天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用独特。”他认为,围绕锂电池应用开发相关含氟新材料,是氟化工行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趋势。

  “氢氟酸(49%)是在太阳能电池应用领域的典型湿电子化学品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吴永明表示,湿电子化学品目前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半导体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液晶面板领域增速较快。他建议从人才、装备等方面切入,加速行业、地区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湿电子化学品品牌。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白永平报告了特种含氟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研究成果。据他介绍,这种材料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装备、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具有强延展性、耐高温、广泛黏接性等特点。他表示:“含氟丙烯酸酯胶黏剂有望在压敏胶黏剂领域实现应用。下一步,我们将向着低成本、水性化、更环保的趋势不断研究。”

  氟化液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稳定的化学惰性、良好的耐候性等特性,在清洗、溶剂、液冷方面应用广泛。以清洗剂这一个应用场景为例,据天津市长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山介绍,相较于传统水基、溶剂清洗,氟化物与水不相溶,但又具有优异的材料相容性,安全不易燃且清洗无残留,在精密器械、光学镜片等领域拥有竞争优势。

  在5G通信领域,氟材料也正强势介入。“5G的传输速度快,就要求材料介电常数小;电磁波覆盖能力较差,要求材料的电磁屏蔽能力要强。”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吴成英表示,聚四氟乙烯、氟聚酰亚胺恰好符合这些要求,可用于制作高频PCB板、半柔射频同轴电缆等产品。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支撑。来自三明学院、福州大学、四川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的教授和研究员分别就可逆失活自由基在含氟助剂中的应用、光促进含氟化学品合成及应用研究、聚四氟乙烯成型及改性关键问题、全氟烷基羧酸的制备方法作报告。洛阳森蓝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武孝也介绍了Simons电化学氟化法制备ECF产品的方法。

  “在工业4.0背景下,氟塑料可被用于制造更耐用、更高效的设备和零部件,提高产品质量。与之对应的是,物联网、AI、云计算等技术也可以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生产,提高设计、生产效率。”上海大学化学系教授郝健展望道,氟塑料与人工智能的创新融合将带领行业走向更安全、更绿色的未来。对此,上海云必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郭云昌表示,该公司已经实现通过科学仪器、智能化、材料科学等跨学科实验室分析设备和在线分析系统,助力含氟特气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在氟氮气的生产中有所应用。

        本次论坛由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协会、三明学院、厦门柏润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相关推荐

卫星化学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签约

6月18日,南湖区上市链主企业深耕嘉兴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卫星化学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签约。这意味着,卫星化学计划加大在催化剂领域布局,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四大领域(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

2025-06-19     中化新网

辽宁结对帮扶创新危化品安全监管方式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连日来,一支由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张晓晖副总经理带队,公司安全处、生产处、设备管理处、规划与项目管理处、电仪车间6位处...

2025-06-19     辽宁石化新闻

彭泽集中签约多个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项目

中化新网讯江西省彭泽县近日举行2025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悉,此次签约项目共9个,总投资143.5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高端化工等多个领域。彭泽县委副书记、县长任佳佳指出,9.....

2025-06-18     中化新网

石化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大会(鄂尔多斯)暨中科合成油储能示范成果发布会嘉宾观点集萃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石化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既是绿色转型的破题之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中国海油完成香港最大规模LNG加注

  近日,中国海油宣布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香港葵青货柜码头,一次性为德国大型集装箱船“河内快航”号加注4300吨LNG。

2025-06-18     中国化工报

鼎际得高端新材料目“官宣”重大进展

鼎际得6月16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辽宁鼎际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科技”)于近日完成POE高端新材料项目中试装置投产,已成功产出合格POE产品。

2025-06-18     中国石油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