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能源保供要“三管齐下”

中化新网讯 “未来能源需求将不断增大,保障能源安全要多措并举,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大力推进国内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二是大力发展能源材料;三是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电力及应用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在近日举行的2024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上这样谈道。

干勇指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将聚焦于在新能源优势基础上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基于算力、大模型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两条主线。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高度依赖新能源和储能,两条主线互相交织。预计2023至2040年,全球锂消费量将增长7.7倍,石墨消费量将增长2.9倍,钴消费量将增长1.2倍,镍消费量将增长1.1倍,铜消费量将增长50%,稀土消费量将增长90%。

对此,干勇建议,保障新能源矿产供应要大力推进国内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梳理现有生产矿山保有资源储量、生产能力、外部开发条件,推动具有条件的矿山扩大产能,并合理盘活一批未利用资源。目前,我国的冶炼加工技术大多针对海外高品质矿产设计,还应尽快建立能适应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特色的技术体系,开展“采—选—冶—二次资源”高效协同攻关,攻克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同时,还要尽快建立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提高电池、光伏组件、风机装备等新能源矿产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量。相关部门和行业也要加快构建关键矿产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构建关键矿产资源监测预警与安全评价体系,划定资源安全供应底线,制定极端情况应对预案。

干勇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清洁能源系统,离不开能源材料。相关行业和企业可大力推进光电转化材料、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以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氢能是建立新能源电力及应用体系的关键之一。”干勇认为,一方面,在重工业、重型交通、铁路、航空、化工工业等难以实现电气化的领域可采用氢能替代。另一方面,清洁能源支撑的电气化包含电从清洁能源来和在用能终端取代化石能源两层意思,氢能恰能同时满足。此外,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等优势,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时间、空间转移,有效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将是拓展电能利用、应对可再生能源随机波动的最佳方式之一。


相关推荐

2025国际化工展举办“科学家科普讲座”

  7月14日,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重点科普活动“科学家科普讲座”在北京举办。

2025-07-15     中化新网

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

2025-07-15     中化新网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正式投产

  7月15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之一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正式投产,生产的产品将有效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惠州化工综合体的成功投产,标志着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保持制造和技术领先的又一重要里程....

2025-07-15     中化新网

6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增长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7.5%。

2025-07-15     中化新网

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石化贸易合作紧密

  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内进出口情况。

2025-07-15     中国化工报

十三化建承建的江苏盛邦对位芳纶纤维项目投运

近日,中国化学十三化建承建的江苏盛邦对位芳纶纤维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产出优质产品。

2025-07-14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