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要积极担负起这个使命和职责,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将品牌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嵌入党的建设工作中,用品牌理念带动党建,用品牌技术推进党建,用品牌形象展示党建,实现品牌管理与党的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凸显四个强化,构建三个圈层。
打造党建品牌应凸显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思想认知。党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应该是党员对于企业党建工作的一种价值认同。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部分企业认为,党建工作经过多年的持续优化提升,基础已经非常稳固,内涵和形式也都非常丰富,所谓品牌建设,就是在做好对现有工作总结梳理和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再喊出几句响亮的口号,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让广大党员群众都知晓就可以了,而没有从品牌的内涵结构、创建载体、工作抓手、建设系统等方面下功夫。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在强化品牌建设思想认知上下功夫,将推动党建品牌建设作为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的有效路径。
二是强化组织实施。品牌创建是一个持续进步、持续完善、持续提升的过程,有的企业在设计和提炼品牌主题后就止步不前,未及时推出跟进措施;有的企业只停留在口头或纸面上,仅仅是强调或提出要求,缺乏实际纲举目张的创建路径和顺畅的组织体系,导致品牌建设只有“起点”,没有过程的组织实施与责任落实,缺乏明确的标准和统一的要求,在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时缺乏可参考的依据;有的企业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仅仅在创建初期做了些工作就满足于现状,片面认为品牌已经建设成功,没有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具体措施,存在着组织体系上的错位和脱节,导致品牌效力的削弱和品牌建设持续性、稳定性的欠缺。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检验手段,定期对党建品牌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品牌建设的长效性;鼓励党员和群众参与品牌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深度融合。党建品牌的创建是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一种实践体现。但品牌创建究竟创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往往成为很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难题。有的企业虽然有党建品牌创建的热情,但品牌创建的措施、载体、管理机制等没有形成体系,提出并实施的举措、活动方案等没有真正契合和聚焦品牌的核心内涵,即“两张皮”现象;有和企业在创建党建品牌时,完全是为“党建”而建,忽略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初衷和党员群众的实际需要,导致党员缺乏认同感,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因此,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了解党员和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将品牌建设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真正让品牌主张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品牌价值效能才会大幅提升。
四是强化创新特色。部分国有企业在考虑品牌口号时,认为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相关工作的名称简单相加就是其党建品牌,这种做法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性。因此,国企应深入挖掘党建品牌的内涵,确保品牌建设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和发展需求,打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党建品牌;应鼓励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品牌创新,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和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建品牌带来的实际效益。
打造党建品牌应着力构建三个圈层
党建品牌是一家企业党建工作的精华淬炼,是党建成果与价值具有区分度的显著标识。国有企业党建因“国企姓党”的政治属性,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其创建的方法和路径必定要高度契合企业自身DNA的“原点”和品牌建设规律,应在推动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内核层、中层和外层。
一是着力构建党建品牌内核层。内核层是党建品牌文化的核心层,是站在企业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确立的党建品牌创建指导思想。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必须紧跟党的建设、国家大政方针,与时俱进,立足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和党建工作的初心使命。这是党建品牌创建创新的逻辑出发点。党建品牌创建伊始,应先确立创建的使命与愿景,即党建品牌创建的意义、长远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路径,自始至终将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建品牌的一条生命线,将全面提升政治引领力作为党建品牌建设的目标指向,同时与企业或者生产厂、职能部门的发展愿景、职能职责相契合,通过面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征集意见与建议,确立党建品牌创建理念。以海湾集团创建“党建统领、五力筑梦”党建品牌为例。海湾集团锚定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任务,融合经济学“五力”模型概念,确立在党建统领之下,全面提升政治引领力、团队执行力、企业创新力、队伍凝聚力、发展竞争力的愿景目标与方向,团结带领集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以高质量发展共筑海湾梦、中国梦。
二是着力构建党建品牌中间层。中间层是党建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党建制度、行为规范等。这些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党建品牌文化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支撑党建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其核心要义是,应严格遵守党章及党内相关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健全完善党建品牌体系,明确党员的行为准则和责任义务,同时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国有企业要在推动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化管理上下功夫,这是确保党建品牌落实的重要基石和手段;系统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月度、季度、年度综合评价办法,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考评办法,综合运用党建季度、年度考核机制和制度标准的立改废等方法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
三是着力构建党建品牌外显层。外显层是党建品牌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展示。一般而言,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党建品牌充分融合了“国企姓党”的属性,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红色”标识。一个好的党建品牌不仅能鲜明反映党建色彩,更是融合了一家企业最本质、最具特色的形象或符号。而党建品牌建设不仅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上,对企业内外部打造个性化的视觉“标签”,还通过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系列举措、工作项目,对内强化、润泽了企业文化的培植,对外扩大了企业实力形象和社会认可度。因此,党建品牌建设不仅延伸、深化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外延,更对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增强行业和社会影响力及辐射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要扎实做好党建品牌VI提炼。有了鲜明特征和凝练涵义的品牌文化内涵,如何设计形象、生动、精准的品牌LOGO,那就是品宣在形象识别系统上的反映。一家好的企业识别系统即VI提炼,能承载和呼应党建品牌的成功。当然,充分依托企业融媒体矩阵,综合利用视频、海报、微电影、短视频、品牌故事演讲等多元化传播方式,讲好党建品牌背后的故事,是提升党建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总之,党建品牌的成功构建,需要持续的创新与迭代,确保品牌建设始终贴近实际,有效服务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真正焕发出磅礴的生机和活力。
近日,中石化股份公司召开2024年度油气储量和开发利用数据统计对接会。江汉油田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江汉油田“自然资源部油气矿产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油气储量探明数据库”“中石化三级储量数据库”和“中国石...
3月26日,在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5),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集团)举办了“智慧井场数智化未来”油气装备AI数智化时代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