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盈利显著修复——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度业绩盘点和展望(上)

编者按 近期,沪深两市5067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披露完毕。其中,石油和化工行业702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7.03万亿元,净利润1.6万亿元,同比增速均为2%。这其中哪些板块业绩表现突出?格局有何变化?未来走势如何?本版从今日起推出石油和化工板块一季度业绩盘点和展望系列报道,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2023年一季度,化工行业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明显。根据Wind石油石化(申万)统计的47家上市公司来看,2023年一季度,石化行业(申万)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9606万亿元,同比增加5%,环比下降7%;实现归母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下降12%,环比增加62%。综合来看,石化行业保持了良好的经营状况,其中石油石化板块的油气开采、炼化化工、油服工程3个子板块盈利均显著修复。

  油气开采盈利坚挺

  2022年以来,在俄乌冲突、OPEC+维持减产等影响下,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9.04美元/桶,同比上涨39.61%。2023年一季度,尽管国际油价仍处于高位震荡,但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一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2.10美元/桶,同比下降16.14%,环比下降7.37%。

  东海研究认为,油价下行对营收环比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盈利仍坚挺,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95.96亿元,同比增长4.12%,环比增长22.90%。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该板块中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有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广汇能源、新潮能源、ST洲际、蓝焰控股等。其中,中国石油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7324.71亿元,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达436.3亿元,同比增加12%,环比增加50%,远超于该板块其他上市公司,净利润继续保持历史高位。

  尽管中国海油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但业绩排名依然占据第二位。中国海油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7.11亿元,同比上涨7%,环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为321.13亿元,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2%。排名第三位的煤、气龙头广汇能源受益疆煤外运及海外天然气价格波动等因素,营收、净利继续高增。

  对于后市来看,业内人士认为,受主要产油国减产或增产能力有限影响,后续油价或仍将维持在较高中枢。然而,美联储“放鹰”及对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将对油价带来压制,二季度油价或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油价震荡趋势,叠加2022二季度基数较高,石油开采净利润增速或将继续下行。

  油服工程增利明显

  3个子板块中,油服工程板块增利最为明显。经梳理,该板块中业绩较好的企业有中油工程、石化油服、海油发展、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通源石油等。其中,中油工程是该子板块中净利润排名第一的企业,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149.89亿元,同比下降14.23%,环比下降42.68%;归母净利润达2.07亿元,同比上涨32.8%,环比上涨229.78%,环比大幅领先。

  光大证券认为,这是得益于高油价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的增储上产行动的持续推动,从而推动了国内油田服务市场的持续稳步增长。

  有数据表明,2022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全球上游资本开支提升,根据标普全球,2022年全球石油行业上游资本支出4990亿美元,同比上涨39%。据IHSMarkit的全球上游支出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上游资本支出约5612亿美元,增幅为12%。对此,东海证券认为上游资本开支的回升直接决定了油服行业的资金投入量,进而引领了油服行业复苏。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东海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油服工程行业整体盈利持续改善,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7.78亿元,同比上涨244%;2023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上涨118%,维持增长。

  炼化化工环比扭亏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一季度的炼化化工板块与去年同期相比盈利情况不佳。2023年一季度,随着下游需求温和复苏,炼化化工板块整体盈利环比改善,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包括中国石化),同比仍为负数,但环比扭亏。

  数据显示,中国石化、荣盛石化、恒力石化、宝丰能源、东方盛虹、华鲁恒升等企业的净利润均实现超过5亿元。具体来看,中国石化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13.31亿元,同比上涨2.59%,环比下降8.5%;归母净利润实现201.02亿元,同比下降11.83%,环比上涨108.48%。荣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697.21亿元,同比上涨1.63%,环比下降8.98%;归母净利润实现14.68亿元,同比下降147.11%,环比上涨30.45%。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561.54亿元,同比上涨5.15%,环比下降8.02%;归母净利润实现10.2亿元,同比下降75.85%,环比上涨127.06%。

  业内人士指出,从主要业务来看,2023年一季度,成品油价差快速修复,截至2023年3月31日,原油催化裂化价差较年初上涨77%,已处于历史相对中高位;主要炼化产品下游恢复缓慢,大部分炼化产品价差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东海证券认为,随着后续经济回升,出行、消费等需求继续恢复的背景下,成品油价差有望继续向好,炼化产品价差有望逐渐走出底部,炼化企业盈利整体修复在即。



相关推荐

电石市场开启下行模式

  随着6月份聚氯乙烯(PVC)检修计划集中出台,电石市场看空心态加剧,市场开启下行模式。

2023-06-07     中国化工报

石油与化工指数涨跌互现

  上周(5月29日~6月2日),石油和化工板块指数涨跌互现。

2023-06-06     中国化工报

TDI:供应施压 行情难强

  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市场利空占据主导,价格持续下调,低端价格已经击穿1.7万元(吨价,下同)。

2023-06-06     中国化工报

双酚A价格过万阻力重重

  纵观今年以来的双酚A市场,价格基本在万元以下运行,与往年动辄就2万多元的辉煌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3-06-05     中国化工报

齐翔腾达3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投产

  5月30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投资建设的3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生产线目前已建设完工,装置流程全线贯通并产出合格产品。

2023-06-05     中国化工报

中石油东北销售保障“三夏”用油

  进入“三夏”时节,全国各地抢抓农时,组织夏收、夏种和夏管,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023-06-0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