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公司让“包袱“变“财富”

  中化新网讯 近日,红光公司创新安装一套配碱及碱液输送装置,实现了除尘灰的综合循环利用,畅通了公司循环经济链,还让企业“包袱“变“财富”。

  据了解,以前在红光公司固废焚烧装置中,废水处理的硝基固废类物质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物“除尘灰”,年产生量约600吨,是个很大的“包袱”。

  该公司组织对除尘灰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含碳酸钠量87%、氢氧化钠含量7%、硫酸钠含量6%,不含《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提及的第一类污染物、有机物。而公司生产过程酸性废水处理采用的是“预处理+生化处理+电芬顿处理”技术,废水预处理阶段调整pH值需使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且消耗量大。由于溶解于水的除尘灰只有微量盐份,通过实验科研在公司废水处理系统后端去除,不会新增污染物种类,满足《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关于废碱的利用要求。由此,“利用除尘灰替代外购工业用碱回用于废水预处理”这一想法成为可能。

  经过全方位充分论证,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安装了一套配碱及碱液输送装置,配套其他公用工程,将除尘灰含碱成份回用于废水处理系统,实现废物零排放。项目得到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和当地政府支持,准予立项建设,并经四川省永帮节能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投入运行。

  目前,除尘灰运用于酸性废水pH值调节已得到“点对点”利用,按每年使用纯碱500吨,单价2000元计算,可节约外购纯碱100万元费用、在扣除能源、人工、维修费用后,该项目综合节创价值达300万元/年。


相关推荐

广东推动绿色循环项目发展

近日,广东省公布2025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计划(简称“项目计划”)。此次专项资金分配覆盖全省多个地市,涉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粤港清洁生产伙伴项目奖励、推动...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 多维协同,解绿氨发展之困

当前,合成氨行业正迎来绿色转型契机。在日前举办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发展绿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上游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技术不成熟,绿氨产业链发展面临瓶颈,建议多维协同推动绿氨产...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清洁氢标准优化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联合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布了《推动清洁氢标准优化与国际协同——实现氢的气候效益最大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广西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31日,广西印发《加快推动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要以“风光统筹、灰氢过渡,打造氢能干线走廊,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安徽发布绿色低碳产品技术目录

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及供应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以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赛迪顾问:电化学储能产业潜力巨大

日前,由赛迪顾问编制的《2024年中国新兴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发布,其中指出,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逐年上升,行业对于新型储能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其中,电化学储能产业体系日趋完...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