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作为深嵌在炼化装置一线的“最小单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连日来,在开展“无异味装置”创建过程中,吉林石化炼油厂聚焦机组网格化治理质效,多措并举提升覆盖面、专业度、传导力,探索无异味工厂治理“样板”。
“精准上户”织密基层网格
吉化炼油厂共有装置32套,涉及生产汽油、丙烯等20多种产品,装置密度大、产品结构复杂、治理维度多元。为了提升无泄漏网格化管理覆盖面,炼油厂为每一台机组上了“户口”。
“我们采用‘一机一策’的方案,给每一个机组建立专属台账,编制清单,让每台设备、阀门、管线有‘身份’。”安全环保科负责人庞振涛介绍,在“一机一策”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将各装置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责任管理区,并行落实“一装置一策”方案,按责任分工建立“十二个专项管理组”,推进网格规模精细化管理。专项管理组成员采用全覆盖摸底、全信息采集、全天候监控、全环节反馈、全维度预判的网格工作“五步法”,从根本上解决网大格少、广而不精、管理不到底的痛点。
“各司其职”提升治理质效
“无异味装置”治理实践中,一些职能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现象,网格对多元力量的整合统筹能力也偏弱。
随着平稳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转型和升级精益化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炼油厂依托公司自主开发无泄漏管控信息平台和自身高阶梯技能人才蓄水池优势,打通工艺、设备、安全等各专业平台业务系统,将技术攻关防泄露、动静设备泄漏管控等多张治理网整合到一个网格体系,科室间各司其职,有序协同,“一体融合”提升无泄露治理质效。
系统的融合也带动了员工查隐患的积极性,“人人有责,时时尽责”成为每一名工艺操作人员的每岗规定动作,而炼油厂也适时开展“三精”管理先进个人评比,从而涌现出了一批查漏能手。
随着“无泄漏”管控工作的持续开展,“管工作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意识已深植于每一名炼油人心中。
“智锁漏点”提升防泄露能级
为提升介质防泄露能级,炼油厂大力开发智能化专业监测系统,推进反腐在线监测系统、水冷器泄漏监测预警系统以及空冷器红外热成像监测的应用,从而实现了对设备设施在线状态的实时监控。
同时,该厂技术人员还不断完善各装置腐蚀监测数据台账,对全厂20套重点装置及罐区共222个监测点,739个监测项目进行动态监测。
在公司相关处室支持下,生产技术科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开展脉冲涡流和相控阵检测技术应用。3年来,该厂共计检测1465处,发现了芳烃装置重整单元反应器提升管线减薄等隐患。在此基础上,常压储罐罐底板CTPU防腐技术和长效阻垢耐蚀水冷器、CPRS循环水阻垢器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今,炼油厂静密封点泄漏率大幅降低,全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炼油厂厂长、党委书记乔楠森表示,将持续探索“介质无泄漏,装置无异味”的可行性机制,加快形成技术赋能网格智治的“无异味装置”新体系。
近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成功入选抚顺市首批“绿色工厂”名单。作为世界最大的石蜡生产和出口基地,这家企业以技术创新为锚,深挖节能减排潜力,探索出传统石化企业绿色发展的新范式。
近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江西省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条例》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将严惩数据造假行为,这是全国首部针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双碳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据悉,该中心是在上海援克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克拉玛依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设立,将重点服务克拉玛依市重点排放企业,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
近日,吉林石化化肥厂实施的动力装置3号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每年将减排氮氧化物近150吨、二氧化硫近100吨。
近日,上海市组织开展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深入挖掘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特色、亮点,讲好“双碳”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