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鲁石化信息中心在第二化肥厂厂区开展基于移动视频监控+5G技术的试点应用,成功实现吊装臂下站人触发报警、动火作业气瓶测距报警等功能。这是该公司5G建设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的一个缩影。
推进5G专网建设
今年以来,齐鲁石化围绕生产需求,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构建精准覆盖、传输稳定的5G专网。目前,5G网络已成功应用在库房智能搬运、储运泄漏检测、深水井监控、语音通信、大型活动直播等多个场景,促进业务优化和提升,助力生产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其中,依托5G技术投运的齐鲁石化智能搬运库房,开中国石化塑料树脂产品智能搬运之先河,成为仓储系统智能化、自动化搬运样板。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传统能源行业迫切需要借助5G等先进数字化技术,提速增效,转型升级。为加快推进厂区5G专网建设,该中心成立5G建设工作专班,对各生产厂和相关单位的5G应用需求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调研。公司围绕炼化、热电、储运、水务4个板块的安全环保、智能巡检、设备监测、仓储物流等业务域展开调研,以5G需求为导向,形成方向明、问题准、思路清、对策实的调研报告。
针对调研报告中各单位对于产业链一体化、价值链最大化的迫切需求和个性刚需,信息中心深入分析业务流程和特点,经过历时2个月的优化完善,形成各生产厂专属的、有针对性的5G及智能化应用方案,可整体、系统地解决人员定位、安全管控、生产控制等领域实际问题。
建成8座5G基站
5G基站是实现5G信号传输的核心设备,信号受地理位置、遮挡物等影响较大,选址至关重要。信息中心提前对各生产厂网络覆盖情况进行逐一摸排、分析、测试,与地方运营商联手合作,自建补充基站为辅的方式,将齐鲁石化周边55座公共基站信号引入公司5G专网,在实现信号高质量全覆盖的同时确保强度均匀。
齐鲁石化信息中心经理刘志鹏介绍,截至目前,齐鲁石化已完成8座5G基站的建设,成功搭建传输速度高、安全性强、覆盖面广的5G专网。各生产厂区均已实现5G信号覆盖,实现公司数据不出园区,保障业务数据安全隔离。
加速5G应用落地
为了发挥5G最大效能,打通业务数字化应用“最后一公里”,齐鲁石化结合设备状态(危险源)监测、直接作业环节违章智能识别、调度指挥与应急救援等实际业务场景,积极探索5G应用落地的方法和路径,打造人、物、环境、过程全要素的“5G+全链接智能制造”模式。
“我们在智能巡检、安全监控等多个领域进行5G应用,为现场感知、状态监测等业务提供高速物联网环境。”技术管理科科长牛启光介绍。5G智能化终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并处理海量数据,与现有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帮助生产人员开展分析和决策,更快、更准确地完成生产过程优化,实现业务智能化管控。
烯烃厂裂解车间罐区泄漏巡检智能机器人于今年年初投用,可识别乙烯等40种常见危险气体泄漏。投用之初,机器人通过4G网络将巡检信息实时回传至操作室,存在信息回传延时、网络卡顿等问题。应用5G网络后,巡检智能机器人的效率及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实现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早期监测预警与处置。
目前,齐鲁石化加快健全完善现场作业安全智能监管、生产应急指挥、多模型融合预测预警等相关应用,形成“智能终端+5G网络+一体化管理平台”运行模式,实现公司范围内全链条5G数据应用,满足移动物联网的数据交互需求。
最近,潞安化机特材装备分公司的新员工“小坦克”有点忙——在本车间干完活,还要马不停蹄去其他铆焊车间“支援”,俨然成为了跨部门协作的“全能选手”。近日,笔者来到该公司,见到了这个仅入职一个月就成为潞安化...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实数融合发展观察(2025年)》显示,我国逐步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
“现场各工作组做好准备,板壳式换热器完成吊装拆卸,进入清洗阶段。”近日,冀东油田公司数智集输试点中控室内,值班人员通过远程监控现场,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换热器抽芯清洗。这是该公司首次应用数智化手段开展原...
日前,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