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池及相关化工品出口再添碳壁垒
中化新网讯 北京时间6月14日,欧洲全体议会以587票赞成、9票反对、20票弃权投票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按照立法流程,这一法规正在欧洲公告上发布,并将在20天后生效。法规要求电动汽车电池与可充电工业电池计算产品生产周期的碳足迹,未满足相关碳足迹要求的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业内认为,这将对我国出口欧盟的电池产品产生较大影响,进而涉及到与电池产品相关的化工产品的出口。
针对欧盟新电池法规的碳足迹和供应链强制要求,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辛春林表示,这标志着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方法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日益成熟、透明可信,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但同时也意味着最早明年就会影响中国电池、电动车的出口。未来也许会影响到多个行业,而不仅仅是几个控排行业。
“电动汽车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中电解液又是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电解液产业链涉及较多的化工产品,其上游主要包括氢氟酸、硫酸、碳酸锂、磷酸等化工原料,中游为各式锂盐、脂类溶剂、活化添加剂等。因此,《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实施后自然也会波及化工行业这些相关产品领域。这将促使石化和化工行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辛春林说,产品碳足迹涉及出口和市场监管,更与“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其对电池化工产品的影响远超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化工企业必须尽快开展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研究,尽早制定“双碳”战略规划,有计划地全面开展并实施供应链的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表示,欧盟这一法规对中国电池厂商的产品出口会有一定冲击和影响。因为碳足迹计算并不容易,算出来的数据是否被认可也是问题,再加上实施碳管理还要增加人力成本等诸多投入。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变相的碳关税,必须认真应对。如果未来我们还想让产品出口欧盟的话,人才培养、碳足迹计算、碳市场完善、碳交易管理等基础性工作都必须提前做好。”林伯强强调。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核心技术、产业规模、成本价格方面取得先发优势,多家化工企业也参与其中。在碳中和愿景下,随着全球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我国相关企业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电动化转型,就必须加快提升低碳竞争力。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中国石化联第六联络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第六联络组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统一安排部.....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5月22日举办招商引资恳谈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与各地客商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大计。丝博会期间成功签约41个项目,引资额217.78亿元。
为期5天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西安举办。在5月21日举行的榆林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榆林市成功签约74个项目、引资额达1967.6亿元,其中涉及化...
2025年5月22日,《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编撰业务研讨会在《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进行。《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编纂委员会翟海潮主编、叶建华主编等参加了...
以“三个坚持”下好“三个功夫”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印发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以“三个坚持”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