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大行动保碳达峰目标实现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山西碳达峰十大行动,目标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

这个十大行动,分布在三方面,一是深化能源革命试点,夯实碳达峰基石,包括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节能降碳增效三大行动;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突破,打好碳达峰攻坚战,包括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三大行动;三是大力推动精准赋能,助力实现碳达峰,开展循环经济助力、科技创新赋能、碳汇能力提升、全民参与四大行动。与能化企业强相关的有五项行动。

一是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即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为方向,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推动煤炭向高端高固碳率产品发展。聚焦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推动高端碳纤维实现低成本生产,构建煤层气制备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条,打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加快碳纤维、石墨烯、电容炭、碳化硅、煤层气合成金刚石、全合成润滑油、费托合成蜡等高端碳基新材料开发。支持“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新型煤炭利用示范项目,加快低阶煤利用试点项目建设,探索中低温热解产品高质化利用。

二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行动。建设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就是发挥山西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建设晋城、吕梁、临汾非常规天然气示范基地。推进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三气”综合开发,加快大宁-吉县和石楼西等区块致密气规模化开发。打造以太原为核、高压干线为圈、各区域管网为环的“一核一圈多环”管网格局。建立晋南、晋北两大区域储气调峰中心,构建“2+1+N”储气调峰体系。

打造氢能高地。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充分发挥山西焦炉煤气富氢优势,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有序推动氢燃料重卡生产、氢燃料电池生产、氢能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多产业结合的氢能产业集群建设。

有序推进甲醇能源发展。统筹推动甲醇燃料生产及输配体系建设,支持晋中市打造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

三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提升用能管理能力,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特别是以电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全面提升能效水平。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发展高效粉煤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等产品,提升高效锅炉应用推广水平,培育壮大三相异步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机产品装备。

四是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推动焦化行业碳达峰。全面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推动化产品加工高端延伸和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加快大型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确保2023年底前全面退出4.3米焦炉,全面实施全干熄焦改造。支持焦化企业分系统、分阶段实施数字化改造。锚定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目标,推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资源高效转化。力争到2025年炭化室高度5.5米及以上先进焦炉产能占比达到95%以上,现有已建成的大型焦炉全部通过节能改造达到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全面建成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

推动化工行业碳达峰。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推动传统煤化工落后产能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严控新增尿素、电石等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引导化工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新能源、天然气等替代煤炭。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化工原料轻质化。鼓励化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高端碳纤维、超级电容炭、煤层气合成金刚石、煤基特种燃料、全合成润滑油、高端合成蜡、可降解塑料等拳头产品,建成国内高端炭材料技术高地和碳基合成新材料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到2025年,重点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先进水平。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坚持“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落后、先立后破”,新扩建焦化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深入挖潜存量项目。严格执行国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积极推进“两高”项目开展碳排放环境评价试点工作,指导“两高”项目密集的产业园区在环境评价中增加碳排放情况与减排潜力的分析,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五是科技创新赋能碳达峰行动。

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

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争取煤转化、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大型气化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山西或建设山西基地、山西分中心,推动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等建设,布局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科技力量。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高等院校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育建设新型学院。支持有关单位加强碳监测和评估工作,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鼓励校企联合组建山西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争取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强化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基础研究。主动对接国家科技项目,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成气开发利用、大规模储能、氢燃料电池等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研究,提升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山西能力”。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节能、氢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领域,深化二氧化碳低能耗大规模捕集、富氧燃烧减排、CO2-N2O催化减排、二氧化碳捕集的高性能吸收剂(吸附材料)及工艺、传统优势产业节能降碳减污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供给能力。

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推进,重点在二氧化碳深部煤层封存及驱替煤层气、碳纳米管制造、加氢制甲醇等方面强化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等基础材料研发和应用,推动T800、T1000级碳纤维制品的产业化和工程化应用,加快推动气凝胶研发应用,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推广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探索创建省级零碳产业创新区。

大力开展低碳技术推广示范。加快建设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探索实现生物基材料替代化工材料,打造全国最大的生物基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实施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探索应用变温变压吸附法碳捕集工艺,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示范项目。支持建设工业化空气二氧化碳捕集(DAC)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塑料系统。支持二氧化碳-甲烷干重整示范项目,推动实现烟道气捕碳高效转化利用。加快生物碳减排技术应用,探索工业尾气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路线。


关键字:山西十大行动保碳达峰目标实现
相关推荐

创纪录!千亿级投资重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融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揽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千亿元融资批复,为项目的稳步推进筑牢资金“...

2025-05-22     中国石油和化工

新疆新冀能源项目全线贯通并顺利产出尿素

中化新网讯 5月15日,随着首批大颗粒尿素产品灌装完成,新疆新冀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冀能源)循环经济联合化工项目6标段一次试车成功,标志着这座现代化氮肥生产基地全线贯通。 6标段作为整个项....

2025-05-19     中化新网

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项目点火烘炉

5月10日,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项目在贵州省六盘水六枝特区举行点火烘炉仪式。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美锦公司总裁姚俊卿、赛鼎公司副总经理郭海欣等专家领导共同参加。

2025-05-16     山西能源和化工

国内单套最大低温甲醇洗装置开工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低温甲醇洗装置正式开工。

2025-05-14     中国化工报

529亿元!这个大型煤化工项目有新进展

5月7日,延榆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成海,中国化学东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新和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益民在安徽合肥签订了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总体设计合同,并组织召开了总体设计开...

2025-05-12     中国石油和化工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评通过

  生态环境部5月8日公告,已于近日批复了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此前公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总投资798.3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6.....

2025-05-0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