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
行走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一组组由光伏板装点而成的深蓝色海洋,在阳光下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签约奠基、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一个个新能源项目落实落地,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链上发力,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积极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追新逐绿,步履铿锵。
产业集群上延下拓融合发力
连日来,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的鄂尔多斯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首批订单产品正通过磨粉、造粒、低温碳化、石墨化等一道道精密的工艺流程后产出。这种以石油焦、针状焦等为原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数码3C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新创公司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创新研发煤基焦粉制备负极材料专利技术,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延伸了园区产业链条。该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27.15亿元,总占地面积823.66亩,年产能达8万吨,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项目一期主要建设两条石墨化工段及两条预碳化工段,目前一条石墨化工段已顺利投入生产,预计2025年一期1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计划全部满产。
“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全力推进20平方千米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风光氢储车”上下游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引进天合光能、远景、沁新、三峡、迎新、铁辰、通威等重点企业10余家。北方最大的玉晶科技优质特种玻璃、天合全区第一片大尺寸光伏组件、瀚峡全区首个光伏制氢、兴洋科技新材料首批次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或完成自治区认定,形成装备制造产能光伏组件2吉瓦、风机5吉瓦、氢燃料电池电堆2000台(套)、智能矿卡5000台(套)、电子级硅烷年产3000吨的产能,配套绿氢年产能1万吨。如今,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正在持续做大规模总量,推进产业延链升级。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光伏玻璃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背板玻璃建成投产,总投资65亿元的常州硅源年产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嘉洋科技年产1.6万吨电子级硅烷配套硅基材料等项目相继开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化、示范化效应明显。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多个新能源标志性项目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相继开工或者是建成投产,一系列部署相继出台,一项项政策措施密集落地。这背后离不开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坚定不移创造更优环境、建立更强支撑、提供更实保障,为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夯实信心决心的不懈努力。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无机非金属产业、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截至目前,该区已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拥有科创平台31家,累计授权专利794项。内蒙古玉晶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潜力企业百强榜;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
下一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将积极聚焦国家能源战略,立足新能源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从“链”上发力招大引强,加速优势产业集群成势,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智慧指挥中心,宽敞的大厅、整洁的屏幕、实时监测的动态数据映入眼帘。“为提升园区智慧监管水平,我们一期投资2亿元,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慧化工园区,形成了以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技术...
连日来,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科(浙江)新材料中试基地好消息频传:基地首个实现产业化落地的项目——浙江星传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10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及中间体创新研发产业基地项目顺利...
如何以党建为引领,驱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如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已成为驱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引领尼龙产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近日,河南...
7月8日,在西安举行的香港优势助力陕西科技企业走出去交流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推广署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支持科技企业借港出海,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近日,2025年山东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名单发布。潍坊滨海化工产业园榜上有名,成为全市首家入选的化工园区。这是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数转智改”取得的成果。